“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进入10月中旬以来,宝应湖大闸蟹迎来上市高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大闸蟹市场行情出现分化,行情不容乐观,价格出现回落。
孙军是山阳镇兴同村人,从事螃蟹养殖将近30年,在当地承包了50亩蟹塘。他告诉记者,今年大闸蟹品质不错,而且个头很大,但普遍价格不高。往年四两的公蟹,要卖90元一斤,今年只有30几元。
老孙说,出现这种价格比较低的情况,是因为螃蟹太多,前几年螃蟹的行情都很好,所以今年大家一拥而上搞螃蟹养殖。孙军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一亩地的租金要元,蟹苗45元一斤,他放了1多斤,蟹苗成本就要6万元,同时饲料价格也在提高。往年他50亩蟹塘,总要赚个十几万块钱。今年看情况就危险了,生产成本太高,苗种、饲料、管理费、蟹塘租金都很高。
山阳镇的张锦发水产品批发商行,主要向东北三省批发宝应湖大闸蟹,每天销售量在几千斤左右,到春节期间可以达到2万斤,在当地小有名气。许多当地养殖户都愿意将自家的螃蟹送到这家商行。张老板说,虽然今年从事螃蟹养殖的人较往年略多,但品质好的大闸蟹还是能卖到好价格。
目前本地大闸蟹虽然已经迎来大量上市的时节,但蟹农惜售,从整体来看,市场价格走势分化,“大蟹涨小蟹跌”的格局非常明显。加之周边水产市场互相压价的影响,使宝应湖大闸蟹市场行情并不明朗。
随着宝应湖大闸蟹品牌在全国市场越叫越响,宝应湖大闸蟹经济人纷纷通过“互联网+”抢滩华东、华南、东北等市场,到目前,互联网销售已占全县大闸蟹销售的一半。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