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应共青团部分素材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
土耳其地震牵动着世界各地人民的心。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感遍及亚欧非多洲,扬州救援力量火速出动!宝应青年张昀路,作为扬州市蓝天救援队队长,第一梯队救援人员,已于北京时间8日晚7时许(当地时间8日下午2时许)到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于2月9日凌晨5时30分,第一时间抵达马拉蒂亚灾区开展救援行动。
张昀路(右)
当张昀路马不停蹄地赶路,抵达马拉蒂亚市的救援现场时,整座城市满目疮痍,触目惊心,眼中所及之处,尽是废墟。他说:“最快的速度赶到救灾现场,救出幸存人员,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愿望。”
现场的废墟道路冰冻、湿滑,建筑物坍塌严重,废墟以碎石块为主,一层叠一层,上面还有雪的覆盖,给救援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张昀路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搜寻生命迹象,如发现遇难者,标注好相应记号,以便开展遗体转运工作。为确保救援工作有序展开,我们进行了明确分组。我在行动组,负责几个分现场之间的物资协调和人员转运,辅助搜救组工作。一旦探测到生命迹象,行动组需要马上调配相关机械和救援人员,保障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2月10日,救援工作的第二天。听到蓝天救援队的队友们搜救出幸存人员的消息,鼓舞了参与现场救援的所有人。
经过与土耳其当地救援力量合力搜救一天后,江苏蓝天救援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天气变化,调整细化了团队整体搜寻计划。
张昀路说:“我们考虑深入到其他救援队之前没有到过的一些地方。按照轮值工作计划,我们始终确保24小时不间断搜救。与日间救援相比,夜里开展救援的难点在于黑暗带来的视线障碍和天寒地冻下的保暖问题。夜间搜救时,会需要大量的电源供应保障照明。从倒塌的建筑物里,现场救援人员收集了一些废旧木材,燃起火堆,温暖了在深夜忙碌的每一个身影。夜空下,我们只有一个想法:还要再加快进度搜救,再快,再快!”
中国救援力量不远万里来到土耳其开展人道主义救援,也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欢迎。张昀路说:“当地的华侨华人和热心志愿者给予了我们温暖和力量。他们早早安排好相关对接工作,还给我们救援人员准备好了饮用水和面包等保障物资。在我们工作中,当地人还给我们送来了甜甜圈表示感谢。看着现场来自不同救援队伍的一道道忙碌身影,听到检测到生命迹象的消息,我想说,这一场跨国救援,动人心、暖人心、震人心!”
背负使命,大爱无疆。让我们送上真挚的祈愿和祝福,也为身在万里之外默默奉献的宝应青年点赞!
编辑:华丽
审核:杜强王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