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篇——
山阳(Shanyang)
旧县名。即今江苏淮安。
陆羽《茶经》引《淮阴图经》“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
清乾隆《山阳县志》记载:茶坡“在县治南”。为江苏省早期以茶命名的地名。
东晋义熙七年(年),广陵、临淮2郡改为临淮、广陵、山阳等5郡,山阳郡治所在山阳县。时射阳与山阳并存,分属临淮、山阳2郡。公元年,隋文帝杨坚在该地区设立楚州,治淮阴。
公元年,也即唐朝建立后,设立东楚州,治山阳县。公元年,东楚州改称楚州,仍治山阳县。
宋初,山阳县东南境至射阳湖,与宝应、盐城分湖为界;西南至石鳖山;县西界与淮阴县犬牙交错。
公元年,也即元朝建立后,并淮安、淮阴、新城3县入山阳,山阳县地域兼及数县。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山阳县作为附郭县,北滨淮河,西及高家堰,东南跨射阳湖,东北至马逻、庙湾镇、羊寨子,与元朝时期基本一致。明朝时期,朱元璋设立淮安府,治山阳。
民国三年(年)山阳县改称淮安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带属之。民国《淮安县志稿》云:民国三年(年),“内务部改订各省重复县名,本县即称淮安县。”,同年举行“验契”。
淮安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的《淮安文史资料》 辑云:“民国三年部令,与陕西山阳同名,改山阳县为淮安县。”。
为您专属定制
和荼
习茶以修身
品茶以知味
识茶以存赠
和荼让您不负好茶
和荼茶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