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古城,
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一)
这个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藏着数不清的历史和故事,美丽与哀愁。自古以来,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魂牵梦绕,为之神往。
1.蒲松龄游幕宝应纪念馆
今天的 站——蒲松龄游幕宝应纪念馆。
进入园区,抬头看到的就是蒲松龄在宝应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走进小院,古朴幽静的清代房屋,古老的格栅门窗、简朴的条案油灯,仿佛看到蒲松龄当年坐在这里秉烛夜读、奋笔疾书的情景,《聊斋》里那一个个光怪陆离却又发人深省的鬼狐故事是否就是在这里构思的呢?
蒲松龄一生中仅有的一次远游就是宝应,在这里写下了《鹤轩笔札手稿》《南游诗草》和八十多篇书启文告,记载了曾经在宝应的所见所闻和曾经为黎民百姓做了大量实事。而在宝应近一年的日子里,蒲松龄在民间走家访户搜集的民间故事,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2.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参观完蒲松龄游幕宝应纪念馆,带领大家去周恩来少年读书处,读书处的讲解员也一定会在这等候大家。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周恩来的外祖父陈沅的宅第。年,嗣母陈氏携9岁的周恩来从淮安来到宝应,一住就是三个月……”周总理那风度翩翩、为国操劳的形象仿佛又浮现在我们眼前……童年时的周总理曾多次来过宝应。在这里,宝应的陈氏母亲对他悉心教导,表哥陈式周与他同窗共读,而在周总理的身边做阿语翻译的范承祚也是宝应的乡贤,周总理亲切地称之“小老乡”……我们宝应与周总理竟有这样一段情缘,让我们对周总理又多了几分亲切。
3.朱氏家祠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参观结束,前往下一个人文景点——朱氏家祠。
宝应朱家是明朝初期从苏州迁至宝应,明朝出父子进士,清朝时期一门三进士,文征明曾评价朱家为“江淮文献巨族”。朱氏家祠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门前古老的石鼓,别具一格的门楼,五彩斑斓的梁枋彩绘,仿佛向人们述说着宝应明清时期的 世家,为官十五世,一部清廉史。
宝应的景点还不止以上所介绍哦,更多精彩,未完待续。好啦,看完上述介绍,是不是心动了呢?那就赶紧来约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