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爱云,女,年出生,本科学历,年走上特殊教育工作岗位,现为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无偿捐赠造血干细胞奖奉献奖、江苏省 红十字志愿者、江苏省 青年志愿者、扬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宝应县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宝应县特殊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怀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乔爱云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残弱的幼苗,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精心呵护弱苗成长,兢兢业业地操持着这个特殊的“家”。
爱,为她的特教事业打下基础
选择特教事业,年轻的乔爱云遇到的困难不少,“年刚来的时候,我还是一只‘菜鸟’,因为这里的一切,都超出了我的想象。”为了能够快速融入这个新集体,成为一名真正的特教教师,乔爱云跟着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学习如何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如何理解这些孩子的想法、如何与他们沟通和如何教育这些孩子。不仅如此,她还每天回家查找资料,结合教学实际继续学习。很快,她就从一名副课教师成长为一名主课教师了。
“后来,学校的聋生逐渐少了,智障孩子越来越多,教起来更不容易。”乔爱云说,“除了课堂教学变得困难,很多孩子的自控能力也非常差,于是我们开始着手开发校本教材,除了文化课,生活习惯和礼仪也是我们教授的重点。”乔爱云将每天的授课经历先自我总结,然后和同事们一起研究、修改、打磨,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一套属于他们的校本教材终于完成了编纂。“我们的教材是从给孩子上课的实践中、从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更加具有针对性。”乔爱云说。
爱,为她打开了聋哑孩子的心扉
乔爱云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天,学生小刘向乔爱云请假,说回家过生日。谁知上午兴匆匆地回家,下午就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学校。一问才知道,他的父母出去打工了。“我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悄悄地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
晚上,当他看到丰盛的晚餐、装扮一新的教室、大大的蛋糕、各种各样的生日礼物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乔爱云回忆道。从那以后,小刘变了。学校里的事情,不分大小,他主动去做;放学了也不着急回家,等乔老师走了才走;下雨了,乔老师没带雨伞,他去和同学借……毕业了,他还经常到学校去看望乔老师。在他的心中,学校就是他的另一个家,乔爱云就是他的另一个妈妈。
爱,被她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聋哑孩子刚入学时没有任何语言基础,只会发出不规则的喊叫声,有的甚至连一个音节也发不出来。面对这样的孩子,乔爱云内心柔软的地方时常被触动。“这些孩子是多么可怜和无助,我要用耐心和爱心教会他们发音、说话。”
乔爱云介绍说,她从a、o、e开始教,一个字母、一个音节、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反复训练,常常一练就是几小时。有时由于发音过度,她的嗓子哑了,咽喉肿胀,疼痛难忍,吃饭都困难。然而,当听到学生能发出较清楚的音节、看到学生表演诗朗诵、看到学生走上社会能与正常人交流时,乔爱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作者:糜晏嵩)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jssjytxwb
.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有哪些擅长白癜风的辩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