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扬州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税收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19.8%,税收占比72.3%。扬州上半年的财政收入恢复出色,增速超过全省表现。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扬州各地的财政收入表现。
江都区1-6月财政收入为32.43亿,增长16.4%。江都区上半年的财政收入总量突破30亿大关,是全市仅有的30亿级别县区。江都区的财政增速表现落后全市3.6个百分点,增长相对平稳。上半年江都区的税收收入为25.64亿,增长19.9%,增速表现超过财政增长。
邗江区(27.24亿)和仪征市(26.31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27亿左右。邗江区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增长为11.5%,虽然看上去表现较好,但是在全市各县区中却位居下游。上半年邗江的税收收入为21.51亿,增长21.1%。邗江的税收收入表现较为理想,财政增速的缓慢受到非税的影响。
仪征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增长21.1%,增速和全市表现相差不大。税收收入为20.05亿,增长13.3%,税收收入增长略微缓慢。
高邮市1-6月财政收入为22.66亿,增长25.3%。高邮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增长表现出色。其税收收入为18.15亿,增长31.2%。税收收入的高速恢复是高邮财政增长的根本。高邮要持续实现税收的恢复,同时培育更多产业和税源,为未来财政的平稳打好基础。
广陵区1-6月财政收入为18.43亿,增长-5.2%。广陵区上半年的财政收入表现不理想,是全市仅有的下降县区,未能为全市财政增长提供动力。广陵区上半年的税收收入为15.79亿,增长-10.0%,税收收入的负增长是广陵财政未能恢复增长的关键。作为全市重要的发展区域,广陵要尽快恢复增长。
经开区(15.82亿)和宝应县(15.61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15亿级别。其中经开区增长23.3%,宝应县增长43.9%。宝应的增速在上半年位居全市首位。这得益于其上半年税收收入的表现。上半年宝应税收收入为12.40亿,增长72.3%,税收收入从留抵退税因素中走出来,成为全县财政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景区(4.21亿)和生态新城(3.17亿)两地财政收入总量位居全市下游。这也和其两地的本身体量有较大的关系。景区上半年的财政收入增长为1.5%,增速相对缓慢;新城则达到27.8%,增速更为理想。
上半年扬州各地的财政收入大多处于恢复态势。对于各地上半年的财政收入表现,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