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黄塍沟本名皇城沟。
传说远在唐朝初年,
大将尉迟恭因“玄武门之变”有功,
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助手,
始封吴国公,后封鄂国公。
唐初尉迟恭及其子曾驻兵宝应,
当时运河穿城而过,
交通不便,
尉迟恭建造了孝仙、广惠二桥,
即今日的大新桥和小新桥。
其子尉迟宝林驻兵曹甸,
阵亡于此,
头葬镇海塔下,
此地便名塔儿头。
当年唐太宗命尉迟宝林
在宝应县为一皇子造一皇城,
不到一年新城建成,
街道笔直,房屋整齐,
百姓无不称赞,
后钦差前来验收,
索取钱财,
遭到清正的宝林拒绝,
便向皇帝进谗,
说街道太直无处藏兵,
不利战备。
皇帝降下罪来,
尉迟恭大惊,
于是杀了儿子替君行命。
尉迟宝林不服,
一颗头直向西北滚去,
要上长安找皇帝评理。
尉迟恭追了好远,
才一脚踏住他的头发,
大声喝道:
“犬子不得无理,
冤就冤吧,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所以塔儿头又叫“踏儿头”、
“压儿头”。
传说虽属玄虚,
但是话出有因。
黄塍旧有一古碑,
据见过此碑的老人说上面记载这样一件事:
尉迟恭的儿子尉迟青山带兵到此,
欲为一皇子造皇城。
城沟挖好后,
忽有乌鸦飞来当头鸣叫,
环绕三圈而去。
青山以为是不祥之兆,
停工未建,
仅留城沟,此地便名“皇城沟”。
后人取其谐音名曰“黄塍沟”,
“塍”是圩埂的意思。
尉迟青山和尉迟宝林本是一人,
宝林、青山一字,一名。
后代人发现的淮安古城砖
和曹甸镇海塔的古砖上
都有“敬德监造”的字样,
如果黄塍的这块古碑能够查找到,
我们不但可以搞清黄塍的历史,
而且对尉迟恭父子在宝应的作为
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来源:印象名城
编辑:微小宝
监制:东方红免责声明: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给我们留言,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站删除。
招人才找工作,点击左下角到宝应同城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