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美食 > 宝应氾水镇石桥村的古今变迁魅力宝应

宝应氾水镇石桥村的古今变迁魅力宝应

发布时间:2023/4/7 11:37:39
缺铜会引发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7007768.html

宝应县氾水镇东北有不少村庄是以桥命名的,如四里桥、石桥、贾桥、潘桥、冯桥、雍桥等等,其中最出名的是石桥。其实古时候不叫石桥,而叫“六砣桥”。#宝应#

清代这里一河中隔,两岸百姓来往不便,要造桥又因河宽费用高,筹资不易。有一年天上下来六个大力士,搬来六个特大特大的石磙子,安放在河两边近岸处,可以作为桥墩。这一来造桥就不难了,人们在墩子上担起长木板,造起了一座带扶手栏杆的桥梁,当时就叫“六砣桥”,位置在今石桥中心校的后面。当年桥北还有座甘露庵,院中曾有一棵高大的古银杏树,树干有大匾粗,可与氾水镇南迎丰村三官堂那棵银杏王相比美,后来该庵做了合作医疗室。清代有部淮戏叫《六砣桥抢亲》,唱的就是这里的故事。

日久年深,桥身逐渐朽坏,光绪年间一郭姓大户捐石料重修此桥,六砣桥便改名为“石桥”了。有一年桥头自发地冒出了一棵松树,长得青枝绿叶,十分秀美,本地人深感稀奇,称它为“神松”。此松一出,石桥地区年年五谷丰登,而且人才辈出。其中 的就是光绪年间的鲍源深,字穆堂,号花潭,晚年号隐庵,授光禄大夫、翰林院编修,官左副都御史、建成将军、山西巡抚,妻封一品夫人。清末民初,石桥村建起了一座闻名遐迩的鲍氏庄园,月池牌坊,亭台楼阁,建筑雅丽,花木成林,整个园林占地达余亩。一时间官宦商贾、文人墨客,争相来访,使石桥名声大振。抗日战争时期,这座美丽的庄园毁于战火。

建国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曾设石桥乡,原乡政府所在地其实不是石桥村,而叫盘岔口。石桥村在贾桥以西朱马河南岸。年4月撤乡并镇,石桥乡被并入氾水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ms/1669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