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美食 > 康乐社区探索五治融合瞄着短板用劲提升

康乐社区探索五治融合瞄着短板用劲提升

发布时间:2022/11/20 10:06:01

“文明评议员”对“每日美好指数”进行分析。资料图片

扬州网讯(通讯员王磊斌贾春记者胡俭赵磊)前不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七工作指导组来扬州检查工作,对邗江区双桥街道康乐社区将“五治融合”模式用于防控实践的做法和瞄着短板用劲取得的实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五治融合”究竟是什么?又取得了哪些成果?

“‘五治融合’就是‘政治为领、德治为先、法治为本、自治为基、共治为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康乐社区党委书记范乃成介绍,“我们还打造了‘五治’展馆,讲述社区治理故事。”

五治融合探索治理新路径

位于扬州主城区的康乐社区是个“开放式”社区,辖区内共有13个老旧小区,其中11个为零散小区。

没有市场化物业管理,党员带头组建“自管会”,探索“政治为领、党建引领”的治理模式;康乐新村“好人一条街”张榜表扬“身边好人”,倡导见贤思齐的德治精神;11个零散小区通过协商议事“约法三章”,社区组建警务站、人民调解站、律师工作站,推进依法自治;社区组建商会,动员周边商家参与,共驻共建共享共治……康乐社区不断探索“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辖区内的武庄8号楼群,有3幢楼户,是扬州“老小区自治样本”。老党员杨杏芝将该楼群10年自治经验编印成16万字的《自管志》,从实践到理论,生动诠释了“五治融合”的内涵,被民政部向全国推广。疫情防控期间,武庄8号楼群6位老党员牵头组建24人“联防联控”小组,三班倒,全天候防控,形成了“五治融合”的群防群控“教科书”。

前年底,康乐社区还打造了平方米的“五治”融合展示馆,通过图文并茂、声光互动等形式,及时总结社会治理的做法和经验,已接待全国各地观摩团近批次。

“这场疫情是对基层应急机制和效能的大考,是对社区善治体系和能力的大考。”范乃成说,社区组建了“疫情防控”和“‘1+N’防疫包户”两个行动党支部,党建引领打造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我们将整理一批疫情防控案例,尽快呈现在‘五治’展馆内。”

瞄着短板,提升“美好指数”

如何让“社区治理可量化、美好生活可感受”?康乐社区去年开始尝试“美好指数”测评。居民推选出10名“文明评议员”,对标“最干净小区”的10个评测项目,每天对照小区现状打分。“每日美好指数”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短板不足,也为社区治理找到方向。

康祥苑4号楼群是个老旧小区,曾是康乐社区的“老大难”。针对群众反映的车辆乱停乱放、院内路面塌陷等突出问题,社区动员党员干部和热心群众搭建自管班子,复制武庄8号楼群自管经验。大半年时间,自管班子办了十件实事:数字监控更新换代、门口道闸安装到位、塌陷路面得到维修、小区车位重新划定……赢得居民一片点赞。

盯着问题来破局,瞄着短板来用劲,不断凝聚共治力量。去年,康乐社区以“党建+物业”“党建+商会”为抓手,成立了康乐社区商会。康乐物业总经理刘铁被任命为社区商会党支部书记,自费带队外出学习,打造“红色物管”党建品牌;曾在宝应县泾河镇当了30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周国明,退休后接管春江新村3栋居民楼的物业服务,让昔日乱糟糟的小区如今变得井井有条,成为康乐社区“红色物业”又一个新样板。

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颜士加表示,康乐社区通过“美好指数”及时校准治理航向、调整工作重心,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真正把评判的“表决器”交到群众手中,是“五治融合”的新抓手,将让社区治理有魂、有序,更有力、有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ms/1534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