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美食 > 闲侃餐桌上的百科知识55

闲侃餐桌上的百科知识55

发布时间:2022/2/14 17:27:55

今天说说“水八仙”中的慈姑。

慈姑是泽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田里,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黄白色或青白色,以球茎作蔬菜食用。慈姑共有30多个品种,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9种,南方各地多有栽培。对了,新疆也有慈姑,不过新疆的慈姑属于欧洲慈姑,是一种用作池塘景观的观赏类植物。除了中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之外,其他国家都是把慈姑作为观赏植物而不是用来食用的。我国关于食用慈姑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南朝的《本草经集注》:“今藉姑生水田中,叶有桠,状如泽泻,不正似芋。其根黄似芋子而小,煮食之乃可啖。”并因其富含淀粉而称其为“水芋”。

慈姑的名字极多,大概是“水八仙”中最令人迷惑的一个,它被叫做茨菇、慈菇、茨菰、芽菇、藉姑、槎牙、白地栗,等等。有意思的是,在很多地方,荸荠也被称作“茨菇”。我们食用的慈姑是从野慈姑驯化而来的。每一株慈姑都长有12到15条匍匐茎,每个匍匐茎的前端都有一个膨大的球茎,球茎上分布着几条环状节,顶端有肥大的顶芽,也就是俗称的“慈姑嘴”。我们食用的部分主要是它的球茎。也正是因为一株慈姑可以长出很多球茎来,所以年节时饭桌上常能见到它,想来也离不开它这“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吧。

慈姑的球茎富含淀粉,长相如同一个个拉长的逗号或是流星锤,样子比较生猛。削去外皮后洁白如玉,味道也是别有特色,口感有一点似土豆,但是比土豆等更具纤维感,而且有一种特别的苦涩味道,却如同喝茶,吃几口之后,就有一些淡淡的回甘。慈姑切片炒或炸干后下酒均是常用的烹饪方式,下火锅煮也是不错的吃法。江苏扬州宝应是“中国慈姑之乡”,当地传说这是一位叫“慈姑”的仙女为拯救饥荒找到的食物。苏州人做慈姑也颇为精致,将茨菇切成极薄的片,上锅油汆,不加任何佐料,这样做成的茨菇片,颜色淡黄,苦中泛甜,是道松脆味美的小食。因为慈姑的苦,吃它常离不开浓油赤酱的烧肉做法。不论是排骨还是大盘的五花肉,遇上了慈姑,烧出的整道菜就称得上是肥而不腻、鲜香可口了。

在日本的料理中,慈姑也是一种重要的食材。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在日语中慈姑与喜庆谐音,讨个口彩;二是因为慈姑球茎上只钻出一根芽,象征出人头地,寓意好兆头(发芽),在新年炖菜的料理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在介绍莲藕时提到过日本新年时的“御节料理”,染黄的慈姑与莲藕一样是“御节料理”中“山之幸”(山珍)的一种。日本慈姑与中国慈姑品种不同,有青色慈姑、吹田慈姑和白慈姑三种,广岛县福山市是日本 的慈姑产地。

不过,在吃的问题上,一般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以我个人的体验,我生平只吃过一次慈姑,真心不喜欢它的那股苦味。

被化名为黄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ms/1303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