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位于江苏省中部,境内湖荡密布,呈独特的古海湖浅沼泽平原地貌,特别适合荷藕种植。宝应藕制品制作技艺与悠久的植藕史相伴共生,渊源流长,宝应“鹅毛雪片”是其经典之作和突出代表。
“鹅毛雪片”是宝应藕粉的专称,因其外形洁如霜雪,薄如鹅毛而获名。“鹅毛雪片”清朝一直为皇室贡品,历史上被称为古运河上的“三元及第”之一,闻名天下。
宝应“鹅毛雪片”选料十分考究。用的必须是当地独有白莲老藕,这种藕体大藕肥,品质 。宝应流传着一首“说藕”的民谣:“美人红,小孩腿,花香手臂洗尽泥;大紫红,个头大,做成捶藕堪称霸,小暗红,女儿恨,日光里头晒成粉。”七月上市的“花香藕”嫩似雪梨,八月上市的鲜莲子味香色美,而中秋上市、体态粗壮的藕,才是制作捶藕和鹅毛雪片的材料,美人红、大紫红、小暗红都是佳品。
鹅毛雪片工序之一:
擦藕浆。所用的石板已有数百年历史。
鹅毛雪片省级传承人李德露飞刀削粉,疾如闪电,薄如蝉翼般粉片,齐整均匀,尤如鹅毛雪片自天而降。
“鹅毛雪片”古人总结为“捣藕于石舀中,以布滤其汁,及其澄清,取下淀之粉晒干之。”其具体制作步聚主要有清料、擦浆、吊浆、沉淀、捏团、削片、晒干等。看似简单,每道步骤都有难以掌握的藕经,尤以刀削藕粉,既要薄如蝉翼,粉片齐整,没有具体理化指标,技术要领难于言表,全凭悟性和实践慢慢体会,还要保证全部工序当日完成,独特的技艺和娴熟的技能绝无仅有。
宝应“鹅毛雪片”制作技艺经历千百年的传承,既是专业技师的撑门招牌,师徒相授,也是普通藕农的常用食品,千家万户世代相传。它们是宝应丰厚的藕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溶入了百姓的民风民俗。
史书载宝应:“本邑藕,粉成精洁,名鹅毛雪片”。
《宝应县志》记载:“本邑藕,粉尤精洁,名鹅毛雪片。”“藕粉,他邑多红莲,独邑白莲,粉尤精洁。”
清朝道光年间,宝应知县吴春滢曾作藕粉诗,对“鹅毛雪片”的制作作了生动描绘:“洗濯激清流,泥去皮先刮。锯节复裁梢,响彻榨床轧。千揉与万搓……百指费辛勤,乃见白如雪。此犹一半功,就视尚未毕。倾液滑如酥,细腻渐团结……”
鹅毛雪片藕粉曾是清宫历朝的贡品,闻名全国。这不仅是仰仗本地优良藕种,而且选料优良,做工细致。
鹅毛雪片”质地细腻,生粉冰清玉洁。以开水冲熟后,呈淡紫色,晶莹透明。入口淡雅清香,味甘爽滑。营养丰富,含糖量高。
在清代,质地优良的“鹅毛雪片”,是向皇帝“进贡”的珍品。
现代,久享盛誉的“鹅毛雪片”,每年以数百万斤的产量畅销于海内外。
藕粉含丰富的脂肪、维生素B、钙、磷、铁和无机盐等。藕粉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这也是藕粉畅销国内外的重要原因。欢迎你来品尝宝应美食。
来源于:网络
编辑:杨树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本平台旨在分享,尊重原作者,侵权立删。觉得不错,请您点个赞或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