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片树叶儿
是前年的岁末吧,千叶树里的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小老乡,留言联系我,委托我帮他联系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他想长期资助,让孩子可以过得不那么太苦,尽量安心读书,争取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开始崭新的人生。
我请身边负责一家公益组织的朋友帮忙,很快帮他找到了一位家在偏远的乡镇,生活特别困难的小孩。
朋友告诉我,这个小孩的母亲多年前不幸去世,父亲失踪,她跟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祖孙俩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只是靠亲戚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艰难度日。孩子成绩一直很好,努力着想要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后来我就没有再继续跟进这件事。跟这位朋友有限的几次互动聊天,他也只字没提,我也没好再问。
今天想起这件事来,就跟那位负责介绍的朋友打听了,才知道从当时对接的那个月开始,这位朋友每个月都按时汇转元生活费过来。去年春节前,除了正常的生活费,他还外加了一个元的红包,说是给孩子的压岁钱。一晃已经过去了15个月,从没落空。
很巧的是,两天前他又转过来这个月的生活费,还有一份他刚写好的信,托我朋友转过去。因为他知道孩子没有用手机,特意请朋友帮他打印出来,转交到孩子手里。
在信里他跟孩子谈了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鼓励她继续安心读书,准备迎接今年的高考。得知孩子的志愿是想当一名老师,他热情地肯定了她。
这期间,朋友想安排他跟受资助的孩子见一面的,但是他坚决不肯,他不想让孩子有什么心理负担,更不要孩子对一个具体的人抱有感激之情,只是希望她能懂得,社会上永远都会有善意和理解,即使是陌生人之间。
他解释说,如果孩子认识了他,也许反而会有心理压力的,不去打扰,既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孩子保护。
几年过去了,我跟这位年轻人一直也没能见上,我只知道他叫杨宇,宝应人,最初在南京工作,后来去了扬州。以往简单的交流中,他很少提及自己的真实情况,我们更多的只是谈论文学,谈论诗歌散文以及梦想之类的话题。
我能感觉到,其实他的生活也并不是特别的顺利和富裕,但是这些丝毫没能影响他默默地做着他愿意去做的事,包括这样的捐助。
今天中午的时候,我在难得的太阳光下坐着,想起这封信,和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乡朋友。
在我看来,这封信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在散发着光与热。
它们在冬天的阳光里,传递着一份无言的温暖与感动。
因为这样的人和事每天都在发生,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值得我们深深地热爱和眷恋。
附:给小xx的一封信
孩子你好,一直考虑是否写封信给你,又怕写不好,会影响你的心情,所以一直未动笔。
今年你就要高考了,对于你来说,这是对十二年基础教育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大学生活甚至初步进入社会的一个开始。从这个意义来说,高考很重要,她既是一段时光的结束,也是另一段时光的开启,承上启下,意义非凡。
但是,任何一个重要的事都不是人生的全部,永远不要把自己人生的全部,押在一次重要的事件上。除了生命,再重要的事情都可以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只要你愿意,无非是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努力或更多不同的路径罢了。
人生从来没有什么顺境,同样也没什么所谓的逆境,如果一直沉浸在顺境中,其实就是一种逆境,如果某一刻决定勇敢地走出逆境,便又是顺境的开始。
你这个年纪,有些事情看得清,同样有些事情可能看不太清,什么是春春?青春本身就是朦胧的,但她肯定是美好的。
上次听说你有意愿考师范类院校,以后从事教师职业,这很好。能从事自己愿意去从事的职业。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最长久的幸福,都是开始于热爱或愿意,过程中慢慢发现职业的价值和美好, 归于奉献和帮助你可以帮到的人。
人生不能一味地索取,同样也不是不管不顾一味地奉献,而是凭自己多年所学得到的能力,合法向社会或大自然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再合理地付出自己可以奉献的部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绝不敢强加于你,只供你日后人生参考。
我不想像大多所谓成年人那样,苦口婆心的对你说一些诸如认真学习、努力奋斗之类的话,我相信日常艰苦的生活已经教会了你,如果把握自己学业和人生。
试着放松一点,某个星光璀璨的夜晚,短暂的放下手中的课本,仰望星空,对自己说:我可以的,我会做好我自己!
就这样吧,快到站了,高铁上随手寥寥几句,只当我们有缘认识一场的一个见证,也希望你以后回忆自己青涩青春时光时,多一份不同的色彩吧!
大哥哥或者小叔叔:杨宇
年1月6日于高铁途中
相关阅读
这么冷的天,跺跺脚就过去了;可春节呢,你打算怎么过?
雪天三题
你喜欢雪花飞舞,还是雪后的静谧?
氾水的韩大哥,我们在哪儿见过您?
对不起!/我爱这澄明的春天,我爱这多情的小城!
我爱这雪后的晴朗
忽然想起,你曾说过的话/夜十条()
每一座小城,都有我们亲爱的人;在各自的故事里,走过一生/夜十条()
通往良好生活的小路上,希望还能遇见你/夜十条()
一个写字的人,最美好的结局/冬夜札记
有个人愿意听你说话,是多幸福的事/夜十条()
我的宝应,我的城(1)
我的城南旧事(1)
等时间带来答案,愿你我身轻如燕
租房记
在宝应,在风中,你可曾见过千叶树?
千叶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