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说,土语,就像原野上的一条羊肠小道,沿着它,就会走回自己亲爱的故乡。
可见,土语之“土”,是与家乡地域风水相关的。是的,我们童年是在母亲土语中启蒙,在亲人乡音中长大的,说话自然带有家乡土味。所以,无论你走多远、走多久,只要在异地听到家乡的口音,感觉特别亲切悦耳。这大概是自己一出生就烙下家乡胎记的缘故吧。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宝应话听起来有点生硬,外地人俚称宝应人叫“冒子”,而宝应人则笑称北方人叫“侉子”,嬉称南方人叫“蛮子”。其实,宝应境内说话腔调也略有不同,南边与高邮搭界,说话带“高邮腔”,北边与淮安接壤,说话带“淮城腔”,东荡,我们这一带,与盐城、兴化毗邻,说话则带“下河腔”。除腔调上有点区别外,语汇上也有小小变化。比如“不知道”,东荡人叫“不晓得”,而南片夏集人叫“晓不得”;再比如“在哪里”,东荡人叫“在哪块”,而西片的人叫“在哪摊”。尽管如此,家乡的一口浓厚的宝应话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家乡的土语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且词汇生动独特,承载着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有着纯朴、风趣、鲜活之气息,常常能让家乡人会意一笑,感到一丝丝亲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土语是游子的一抹乡愁,是家乡的一枚胎记。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人员的外流,家乡的土语越来越不牢固了,这种个性也越来越被弱化。现在的年轻人善于用语言包装自己,张口就是“哇噻”、“帅呆”时髦词,多起了洋味洋腔,自然少了土语风趣、诙谐的成分。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家乡土语培育出来的年轻人,正在操着时髦话走向外面世界,的确可圈可点。但能不能为家乡土语保留一席之地,让这地域文化之花绽放出泥土的芳香!
时间、数量
早年个:过去
先打头:从前
那关子:那时候
昨个:昨天
跟年:今年
才间:刚才
八更八点:很晚、下决心
多晚:什么时候
六月心里:大伏天
霍托:突然
细戛戛:很少、一点点
七大八:差不多
一塌刮子:统统在内
行不啷当:全部
人体部位
头夫:头发
哈巴鼓子:下巴
肩膀拐子:肩
膀肌弯子:肘
革地头子:膝盖
称谓别称
拜拜:父亲
大大:伯父
姑丫丫:姑父
女将:妻子
闺娘:女儿
老亨:小儿子
奶欢子:婴儿
头韶子: 胎
奶奶们:妇女
自敢:自己
匣子:孩子
交养的:心肝宝贝
炮子仔:不学好的小伙子
倒泡怂:捣蛋的人
活狲王:淘气的孩子
半吊子:不近人情的人
十三点:不识好歹或傻气的人
门面纱:怕跟别人见面说话的人
半钝鬼:做事或说话不开明的人
促骨痨:做恶作剧的人
没脚蟹:无用的人
累巴子:做事不地道的人
鬼话胡子闹门经:糊弄的人
老卵八迁:对人不恭敬的人
公鸡猴子:小男孩
尖送:会讨便宜的人
逍俏:知趣识礼的人
植物动物
螺螺藤:一种野草
蒲棒头:蒲草果实
盐老鼠:蝙蝠
喜喜珠:蜘蛛
癞大鼓:癞蛤蟆
黄仙子:黄鼠狼
行为状态
不太嗨:没出息
现人眼:没有本事
活嚼蛆:胡说八道
抽千:办事不地道
能阁:能干
来丝:有本事
杀火:满足
雪滑:很完美
抵痴:抵消、抵充
该因:注定是这个结果
赤拉污:差极了
哇里骨几:不按常理办事
丫里不虾:多嘴、犯嫌
古里怪文:古怪
傻里骨几:傻
没魂大帝:做事不得根
麻里木轴:做事不细心、大而划之
没凉掉气:很忧郁、情绪低落
寡话篓子:好说闲话
纰漏桶子:会惹祸
嗡里不洞:不明事理,做事偏直
来头失魂:没有记性
洋大耳真:注意力不集中
五二八鬼:三言不归真,不地道
做生乎:指种田等体力活
不好过:病了
迟鱼:杀鱼
擒钱:挣钱
充旽:打瞌睡
老旮:老家
哈雨:下雨
挺尸:睡觉
悠秋:幽默
冈嗓:吵架
依:吃
呕:说
萎:困
拴:追
撩:扔
口语与语气
阴吃鬼冷:天气阴暗,不暖和
雷打霍先:雷电交加
窟里麻块:地面不平整
推板人:对别人不礼貌
找雀疤:吹毛求疵
白大二:白吃白拿
团啰:周围、周边
划招:认错
铅壳子:硬币
难为:谢谢
大划马:大约
扯他去:放任不管
玩意账:不当一回事
划马点:有点数
乐鬼:奇怪
巴壮:结实
不作兴:不符合风俗习惯
浪个的:不高兴的语气词
瞎千蛮:后悔的语气词
要昏来:惊讶的语气词
降好乃:怎么办的语气词
摆事:没有多大事的语气词
作者/来源:宝应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