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腹地的黎城县北部,有一个四面环山的千年古村。村子西边的山顶上有两个突起的山峰,整座山远看像一匹骆驼。别看这个小村偏僻深幽藏在深山中,但它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春秋时代的古黎阳郡。古名叫做“攻则岗”,现名东骆驼。不仅如此,在东骆驼村,还有众多上古神话人物的神奇传说故事流传,如黄帝曾路过此地在此居住,尧帝在此出生、打旱魃祈雨等等。
东骆驼村还曾在抗战时期做过新华日报社的临时驻地,印刷报纸。当时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还曾在村中借住过,留下一段军民和谐互助的佳话。抗战期间,村里家家户户有人支前,为抗战做出过积极贡献。
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神秘山村,究竟有哪些魅力?请跟随记者的脚步前去探寻。
奇怪的祈雨仪式
▲村民晒秋
东骆驼村虽然四周环山,植被茂密,但是村庄却缺水。几乎家家院里都有旱井,历史上吃水比较困难。
太行山区的农村缺水不算稀罕事,遇到干旱天气也是常态。在过去,但凡遇到天旱少雨时,老百姓总要到村里的龙王庙里去求雨。但奇怪的是,东骆驼村却没有龙王庙,也没有其他司职下雨的神仙。
那村民遇到天气干旱时怎么办呢?原来这里的村民有一个奇怪的祈雨仪式,名为打旱魃。每当遇到天气干旱,就组织村民上山打旱魃,打完之后就会有雨。这种特殊的祈雨仪式仅在东骆驼村才有,长治其他地方未见。
旱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或者神仙。《诗·大雅·云汉》云:“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关于旱魃,还有个上古时期的传说。《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黄帝屡败。后黄帝令应龙进攻蚩尤。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以狂风骤雨对付应龙部队。黄帝无奈又请来名叫魃的天女(也有传说是黄帝女儿)助战,魃一出手,风消雨止,黄帝打败了蚩尤并将其杀死。魃耗尽功力,飞不回天界,只好在 住了下来,所居之处,常年无雨。
而当地民间传说,黄帝打败蚩尤后,率领部下一起南下拜封泰山。之后与妻子嫫母及天女魃一路向西面的黎国进发。魃所过之地皆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到达现在的东骆驼村时,黄帝无奈之下,只好将魃变作一块石头,(以后此处就是打旱魃祈雨的地方)长眠于此。
黄帝走的时候嘱咐当地村民:以后如果天大旱了,就烧一个女魃的替身草人,然后用鞋底拍打这块石头。这样连打三天,必定下雨。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打旱魃祈雨”的风俗。这种风俗已经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先烧草人,然后脱下鞋子拍石头
▲打魃祈雨的传说
每逢天旱,村民们就挑选20岁以下青少年男子,在一位年长者的带领下,组成打旱魃鬼祈雨的队伍,找村里年龄最长的孤寡老人扎一个草人(旱魃替身)。队伍穿好专门的服装,先在关帝庙磕头烧香,然后上山打旱魃。
离村约一里多地的半山腰上,有一块大石头,据说就是黄帝当年将魃变成的。到达石头前,放下草人,全体跪下磕完头。再把草人烧着,这叫做烧旱魃。烧完后,全部青少年男子撒尿将之浇灭。这之后开始进行祈雨仪式。
大家都把鞋脱下来,坐在石头上,用鞋拍打石头。边拍边哭着骂:“烧死你旱魃鬼!打死你旱魃鬼!我田里的庄稼要成长,我山上的树木要成行!我要五谷丰登粮满仓!我要六畜兴旺无虫蝗!我要云得云,要雨得雨,风调雨顺保安康!我要吃要喝,更要清水满满缸!村子里的人们祈雨求关爷,我献上猪、牛、羊。我打你个不下雨的早魃狂。”打得越狠,骂的声越高,效果越好。
大约一刻钟之后,头领下令让三个小孩拿上所有人的鞋先走,其他人光脚走回关帝庙,不许回头。在关帝庙烧香磕头,穿回各自的鞋回家。
这种仪式具体发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因为山区多干旱,遂一直延续至今。在民国时期,东骆驼村是附近几个村的主村,几个周边的村是副村。打旱魃祈雨是主村带领副村共同举办的一种仪式。近代以后,各村独立,所以,这个独特的打旱魃祈雨的仪式就只是东骆驼村独有了。
从根本上来说,焚烧旱魃替身草人,是用来帮助女魃回归天界,进而解除 旱象的一种美好愿望。而用鞋拍打石头的行为,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村民对大自然肆虐下所进行的无奈抗争。
这种既有抗争又有屈服妥协的祈雨方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地方求助龙王行云布雨的做法,显得既直接又有些神秘。这种有着上古神话影子、再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独特民俗,为研究当地民俗文化活动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活态标本。
黎侯虎发祥于此
▲村子西边山顶有两个突起的山峰,远看像一匹骆驼
上古天女魃助黄帝战败蚩尤,却控制不住法力为祸 ,被黄帝化为大石头后,留在东骆驼村,为该村留下了一抹来自历史深处的神秘气息。
然而东骆驼村不止有这些,你知道黎城县的老虎崇拜也和这里有关吗?知道闻名全国的吉祥物黎侯虎更是直接发祥于此地吗?知道上古五帝之一的尧帝诞生在此地吗?
这些都和前文所述的上古神话有关。魃虽然变成了石头,但黄帝并不放心,将自己的坐骑神虎化为山峰神虎山,在对面服侍魃(即神虎侍女魃)。黄帝和嫫母开始居住在村后的石洞里,此洞就称“嫫辕洞”,就是后来的“尧母洞”。
神虎虽然化为山峰,但周边百姓十分崇敬,就在山下祭拜,求神虎赐福、护佑一方平安。嫫母看到百姓对神虎如此崇敬,就命令部下在神虎山下的平地上建起一个大大的香案,以供当地百姓祭拜神虎之用。百姓称这个香案为“魃母香案”,后人称“魃母案”。目前魃母案的地中央还堆着一大堆拆掉香案的石头。
从此,神虎崇拜逐渐变成黎城百姓的信仰。一直到商朝时的古黎国,更是将虎作为国家图腾,军事上调兵遣将的兵符也为虎形符。上古传说不足为凭,但黎城的虎文化却有考古实物为证。年,黎城县境内发掘出一片西周古墓葬群,10号墓葬中出土了一只玉虎。
在民间常见的吉祥物布老虎更是直接来源于这种有深厚基础的虎文化、虎崇拜,它寄寓着百姓祈福辟邪的美好愿望,因此说东骆驼村是黎侯虎的发祥地也算言之有据。
这里据传是尧的出生
地
▲当地学者考证尧帝出生地所做的资料图
尧帝是传说中的上古五帝之一, 贤君,曾经将联盟首领的王位禅让与舜。尧帝、舜帝治理天下时,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故有“尧天舜日”之美誉。毛泽东也曾有“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赞誉。
关于尧帝的出生地,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为尧帝本身就是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在多种古籍中出现,诸如《楚辞》、《左传》、《山海经》、《论语》、《尚书》、《竹书纪年》、《帝系》、《史记》等均有记载,或详或略,说法有异,排序不同,所以,对一个不确定的神话传说人物,想要论证他的出生地,不确定因素很多。
目前全国范围内,就有十几个地方在争论尧帝故里。诸如山东菏泽、定陶、曲阜,河北顺平、唐县,浙江兰溪,江苏金湖、高邮、宝应,湖南桃源、常德等地。而我省范围内,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临汾市尧都区和我市长子县关于尧帝故里激烈竞争,这两家也是影响 的。
就在这激烈纷争的时候,有黎城县地方学者依据东骆驼村的诸多地名遗迹,对应相关史料,得出新的研究结论:尧帝出生在东骆驼村。
黎城县地方学者根据多种史料中关于尧帝出生地名、成长经历等记载,在东骆驼村周边找到了一些显著地点、地名,包括尧的父母合婚孕育尧的地方三河、三阿、丹陵、尧母洞、上古陶窑、烧陶峧、尧井峧凹、凿闾圪廊、庆凹山等等。依据这些证据,学者们向社会公布了尧帝出生地在黎城县东骆驼村的新说法。
无论这一说法在学术上有多大的价值,起码当地的这些遗迹和蕴含历史文化痕迹的地名,为东骆驼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添了它的神秘气息。
文图:胡海涛
转自I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