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设山阳交警中队卡口
7月底以来,山阳镇针对地理区位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卡口值守封控,全力保证不发生病毒输入和本土病例发生。县防疫指挥部第十九督查组分工负责山阳镇疫情防控工作的督查,20多天里,他们一同参与了这场疫情防控保卫战。
“一定要坚决执行县防疫指挥部要求,加强道路管控,必须严防死守、毫不放松,决不让任何一个卡口失控!”镇村两级党组织形成了统一的决心。
山阳镇域内除了县设山阳交警中队卡口外,杨河、吴坝、大东、兴同等村多个路桥与县外相连。接到加强城乡道路交通道口管控的指令后,镇党委明确由人武部长专门负责卡口的构建和管理,在杨河、吴坝设置了两个县际卡口,在镇域内设置了8个主要通行卡口,由所在村统筹力量安排值守;沿白马湖边的水上通路也做到能封的封、能看的看……同时,金庄村、养殖场与安宜镇相连的两个通路也直接阻断。至7月31日,全镇对外防控的“前沿阵地”构建成功。
卡口建成了,发挥作用至关重要。8月1日后,县防疫指挥部全面启动督查工作,镇纪委也不定时对卡口执勤情况开展巡查监督。县督查组带着“值守封控是否严密”的未知,逐个现场走访察看。
杨河村运西闸的路被堵上了,连老鼠也没法过来,村里安排了两名老同志日夜轮流值守;在大东村西码头,为防止水上人员往来,就近安排了一名老同志白天值守;大东村通往淮安南闸的桥已被封堵,隔着铁丝网发现,南闸那侧竟有5人把守。因为扬州有疫情,他们对通往宝应的路桥全部封死,防范更严实……
春光村、公民村有几个零星村组,均有居家观察人员,可进入村组的通路却无人看守。督查组发现问题后,建议所在村采取了封堵、值守和加装监控探头等办法,将防控的网收得更紧。
同时,督查组按照“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要求,深入查找问题不足及薄弱环节,督促立即整改。
8月6日 轮全员核酸检测一过,卡口执勤成为督查重点。时值伏天酷暑,检查卡口时发现一些问题:执勤人员自我防护不到位,护目镜没配备,一次性手套没有,口罩没戴好;执勤的老同志较多,有不少近70岁;有两个卡口每天执勤“两班倒”,时间太长让人吃不消;有的卡口没有遮阳设施,执勤人员热得受不了,躲到了树荫下……
督查组一一记下,逐条向镇、村反馈推动整改。8月8日来了个“回头看”,卡口执勤的阵势大不一样:护目镜、警戒线、宣传牌、红马甲、遮阳伞……全部落实到位,执勤人员的精神面貌也大不一样。
阵势有了,关键还要看值班执勤队伍的精细组织。公民村、颂阳村人手不足,督查组提出发动大学生志愿者补充等建议,科学安排人员、时间,不打疲劳战。8月15日起,所有卡口一律取消12小时值班,全部改为“四班制”,老同志不再安排晚班和夜班,让执勤人员调整 身体状态,更好地坚守岗位。
特殊时期考验干部责任担当。督查组打破常规,采取机动灵活的方法深入了解。8月13日晚上,督查组冒雨检查8个主要通行卡口,在岗执勤情况总体很好,兴同、光辉两个村的支部书记也到卡口看望陪同执勤人员。8月16日凌晨,督查组赶在4点前到达金庄卡口依次展开检查。在执勤人员容易困乏、懈怠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志能尽心履职。兴同村支部书记参与值夜班,光辉村支部书记一大早赶到卡口看望陪同执勤人员。当然,也有个别卡口值班执勤人员有松劲歇气的现象,督查组及时指出并责成改正。
卡口在有利于疫情防控的同时,也给一些群众生活带来不便,这就需要做更多更细的宣传引导工作,并切合实际帮助解决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
兴同村与金湖县前锋镇相通的两座小桥全部封上了,8月10日下午,督查组到现场时正遇有人从 栏杆里钻进钻出,经了解是种粮大户……
这怎么行?!督查组马上向镇村反馈,责令整改到位。随即,村干部连夜做工作,说服了那位种粮大户,让他妥善安排农活事务,不再钻卡进入。
“一莓阳光”公司是山阳镇的一个现代农业项目,运进肥料农药要经过龚陈村长沟大河上的一座桥。桥一封,没有去路,也让公司老板犯了难,不得已找村里讨说法、要去路。村里拗不过他,只好将桥拆封,又造成行人进出失去监管的问题。督查组发现后,立即向镇反馈并再次封堵。随后,龚陈、兴同两村支部书记坐下来沟通协调,又解决了运送肥料农药等难题,各方皆大欢喜。
经历这场疫情防控保卫战,大家都肩负重担,虽觉得疲惫,但这正是逆行者的身影和风采,最终守护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的是一个地方发展活力的再复苏、再焕发。
·鲍洵·
(来源:宝应县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