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清明节期间,乡贤周文彰参观了宝应名胜古迹状元牌楼、大成殿等。那天适逢百年老校城中小学举行隆重的成童礼。几百个身着汉装头扎粉红头巾10岁儿童整齐站立,那蔚为壮观的场面,那令人怦然心动的礼仪,真的让人一辈子忘不了。
周文彰诗兴大发,立即赋诗一首:
宝应城中小学
明清大学宫,
树古叶青葱。
少立状元志,
园飘儒雅风。
年4月4日参观宝应学宫而作。
一个月以来,周文彰参加了海南省举办“感恩第二故乡——周文彰海南诗书作品展”,还到全国各地讲座十多场。我劝他减少各地奔波车马劳顿的辛劳,他说,这样活得充实。城中小学书画馆即将开张,昨天下午他把上面这首诗写成书法作品,熨烫并裱好。还加了以下的说明:
宝应学宫是苏中地区 的文物景点之一。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明、清均重建。大成殿于年重修,殿前两株古银杏历年沧桑,依然枝叶苍翠。主要建筑有迎秀门、状元桥、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经阁等,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
宝应学宫是宝应千年文脉的发源地,是历代培育人才和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明永乐十九年,高昭京试得中,成为宝应历史上 位进士,以后明清两朝共考中进士54人,举人人,贡生人,尤其是状元王式丹、榜眼季愈、探花朱士彦,使一县之内三鼎甲俱全,历史罕见,为纪念此盛事,在学宫特建鼎甲坊。
宝应学宫座落在宝应城中小学校园里,成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雅”二字镌刻在校园显著位置。
我县 史学家梁鼎成看了周文彰的诗和说明后,感慨万千:“学宫中设立学堂,是古代定下的制度。城中小学冠以‘儒雅’二字,乃绝妙之卓见,一是弘扬儒家文化,二是彰显校方办学方向,三是提高学校知名度,还传承和打造了地方文化,乃一石三鸟矣!”
学者刘世昌说,城中小学的大成殿,明朝初期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这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大省江苏,都属于少见。(叶鸥撰稿|宝应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