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宝应 个县名叫东阳县,此为宝应建县之始。汉魏六朝时期,宝应县分属于四县,即西境属东阳县,东境属射阳县,西北境属石鳖县,中部属平安县,历经变革,至隋始统一为安宜县。
唐代肃宗年间,“安史之乱”后期,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唐肃宗李亨为此急火攻心,已有多日卧病在床。上元二年()4月的一天,唐肃宗在病床上召见各位大臣及各州刺史。
唐肃宗说:“众爱卿,当今正值平息安史之乱之际,国难当头,朕很想听听各位的治国良策。”楚州刺史崔铣向皇帝禀报道:“楚州安宜县有个尼姑真如夜得八宝,可否献与皇上?”肃宗问:“何为八宝?崔爱卿可一一道来。”河南尼姑真如在中原战争时期,到楚州(唐代时宝应属楚州管辖)安宜避乱修身。真如目睹“安史之乱”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心里很是着急。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缘故,那天深夜,真如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她被玉帝召见进了天宫。玉帝对真如说:“现如今,下界丧乱已久,杀戮盈野,腥秽之气直冲云天,须用神宝,方镇邪逆。我早有所闻,你很是关心国事,替民众着想,故今特召见你办一件事。”
玉帝边说边取出一只金碧辉煌的宝盒子道:“今赐‘八宝’,托你转交给下界皇帝,藉以平乱息兵,安抚民众,太平天下。”玉帝取出“八宝”,并一一向真如介绍道:“一宝为如意珠;二宝为红靺鞨;三宝为琅玕珠;四宝为玉玦;五宝为玉印;六宝为皇后采桑钩;七、八宝为两柄雷公石斧。此‘八宝’放在太阳下白气贯天,放于暗室耀如明月。”真如梦醒,果见“八宝”置于囊中,由安宜知县上报给楚州刺史崔铣。崔铣得知此事后,携“八宝”接受皇帝唐肃宗的召见。
当时,历经八年的“安史之乱”已平息,唐肃宗李亨得到“八宝”,验证了自己梦中之景,得宝应瑞乃是吉兆,认为奄奄一息的龙体和残损破败的江山将会有转机。唐肃宗叫来太子李豫说:“你由楚王入宫为皇太子,今上天又赐宝于楚州,显然是在佐助你呀!今后要奉玉帝之命,携这‘八宝’好生治理国家,平乱安民啊!”不久,肃宗病逝,代宗李豫继承皇位。
上元三年(),唐代宗李豫更年号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献宝之地楚州升为上州,得宝之地安宜易名为宝应(即得“宝”之“应”)。并将县南街西边的古运河改名为“得宝河”,在县南街东边建“八宝亭”(年移至纵棹园内)。至此,宝应遂为望县,九州皆慕,当时知名度极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