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西安丰镇太仓村,今年54岁的葛文红,现在很介意别人喊他“贫困户”,他称,现在他已经脱贫了,每个月多元收入。
葛文红的脱贫,离不开该村原妇女主任衡德巧的11年结队帮助,让他过上了赚钱养家的生活。
受打击——
留下精神残疾成贫苦户
“20岁那年,在上海打工,被车撞了。”病情已经好转的葛文红说,他被大货车撞后,伤治好了,却留下了精神残疾。一直到32岁那年,时有病情发作的他,与一外地姑娘结婚。年,因家境太贫穷,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了11岁的儿子。
自己有精神残疾,有时病情会发作,怎么照顾好儿子?家庭的变故,葛文红的家陷入了持续贫困,没什么收入来源。
屋漏逢雨,雪后加霜,葛文红开始了堕落般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本身就有精神疾患,也没钱继续治疗。
“村民们不笑话我,他们却觉得我太穷。”葛文红说,自己病情不发作时,看看家徒四壁,也很痛恨自己没能力出去赚钱。
结对子——
妇女主任大姐帮他11年
今年69岁的村民黄大爷说,那时的葛文红,天天睡在床上,发病时疯疯癫癫的,父母去世的早,也没人管他。
葛文红的遭遇,被当时的村妇女主任衡德巧知道了,主动找到村支书说,“把葛文红交给我吧,我来帮扶他,让他走出贫困。”
有精神疾患,容易发病,怎么脱离贫困?当时很多村民也觉得不可思议。不过,衡德巧就认准了要和葛文红结对子。
“我老公也姓葛,谈起来和葛文红还是本家,我不帮他,谁帮他?”宝应西安丰镇太仓村原妇女主任衡德巧说,当时就不想看到葛文红就这么过下去。
结对后,衡德巧干的 件事,就是和老公商量,先垫钱帮葛文红治病。当时,她揣着元钱,喊上两个村民,包了一辆面包车,把葛文红送医院。
变化大——
他被感动要好起来报恩
当时,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葛文红的病有所好转,看着每天忙来忙去的衡大姐,葛文红心里很过意不去。
“她又为我治病垫钱,在医院的日子里,又花钱找人服待我。”葛文红说,当时他就想,等我病好后,我一定要把钱还给衡大姐。
就这一次治病,等葛文红出院,报销完药费,还差多元,都是衡德巧出的。
“有时候我买菜,都多留一份,送给葛文红”。衡德巧说,过年过节,都会把葛文红和儿子喊到家里来,和她家一起过。
年,衡德巧又根据政策,为葛文红办理了低保。还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