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学校 > 历史课本里隐藏的历史没有些怪癖,我都

历史课本里隐藏的历史没有些怪癖,我都

发布时间:2021/3/16 13:55:56

近日,有网友发布了一张

“李白墓前一堆酒”的照片

一时间引来感慨无数

有诗兴大发的: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有强行科普的:

“李白墓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城东南的青山西麓。唐宝应元年(年),李白去世。时为当涂县令的李阳冰将他葬于城南龙山东麓。唐元和十二年(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与时任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李白墓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更有扎堆调侃的:

“李白,嗜酒、擅诗,饮一斗,作百首。”

“夜半 墓前听诗否?”

“可以说知己满古今了。”

“李白:汪伦是你来了吗?”

“在李白的墓前摆上太白酒应该合适不过了吧”

“没想到一千多年以后还能五杀[并不简单]”

“李白:拿走,拿走,喝不来假酒,太上头。”

李白不愧是中国历史名人中的超级IP,一点癖好广为人知流传千古,直到现在还有人去墓前投其所好。

那么你们知道除了李白,

还有人“斗酒诗百篇”吗?

贪睡的张若虚,

是怎样“孤篇压全唐”的?

陈师道一人吟诗,

却让鸡犬遭了罪?

李贺天天骑驴拾句?

苏轼与和尚臭味相投?

白居易没事跑去和老太太聊天,

又是为了什么呢?

王勃酒醒提笔如神助

王勃出身书香世家,自小被称作神童,作诗被围观那是家常便饭。《旧唐书》本传称他:“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新唐书》本传中这样记载:“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小编给大家翻译一下:一般诗人作诗要先磨墨,然后慢慢构思,对吧?可是王勃不是一般诗人啊!他作诗前是先磨墨,但是也只是磨墨而已,随后就开始“酗酒”了。等醉了,就闷头大睡,然后你以为他就这样睡过去了?太天真了!等他酒醒后,便直奔桌子,挥笔直书,一气呵成,诗成后一个字不改。他的传世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来的。

Ps.少年你是在梦中和文曲星聊天了吗(⊙_⊙)?

张若虚捂被子构思

仅凭一首《春江花月夜》便一炮而红的张若虚有个毛病,就是酷爱睡觉!堪称睡虫附体的他,在作诗前经常大量饮酒,然后就卷着厚厚的被子开始构思,等一身大汗后便“掀被而起”,挥毫疾书,一首诗就出来了。天气越热,效果越好。且他作诗从不打草稿,总是一气呵成,一字不改(是的你没看错又是一字不改)。

Ps.羡慕嫉妒恨!我们也天天睡觉,为何只能流口水,流不出诗啊喂!

白居易以老人感受为基准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发起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讽喻诗 ,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为什么老妪都能解呢,当然是因为他作完诗后,喜欢读给老人听啊。而且越老越好,只要耳不聋,能说话,他就一遍一遍地读,然后听取他们的感受。如果老人听不懂或是觉得不好,他就马上修改,修改后还不能打动她们的作品一律撕毁。

陈师道一人吟诗鸡犬遭罪

宋代诗人陈师道在为人方面 值得称赞,一生清贫自守,高度自律,很有节操,才华也是毋庸置疑,在江西诗派里是仅次于黄庭坚的人物。不过,他写诗虽以苦吟著称,但这种苦吟不仅要自己苦,只要是他身边活着的一切生物都得跟着受苦,家人乃至鸡犬都跟着遭罪。以至于发展到 ,家人一听说他要写作,就把鸡鸭猫狗全部赶走,吵闹的孩子更是要赶得远远的。苦吟诗人在诗歌创作时,态度极其严谨认真,对每一词每一句都要反复推敲,这与要喝得滥醉后再一次性完稿的王勃可谓截然不同。

Ps.鸡鸭猫狗:exm???我们也很绝望啊~

李贺骑驴拾句

李贺仕途失意,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有“诗鬼”之誉。他长相怪异,双眉相接,体瘦指长,韩愈调侃他指长所以能写长诗。

传说他有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怪癖——爱骑在小毛驴上写诗。每日清晨他都悠闲地背着锦囊外出郊游,得到句子就投入锦囊内,晚上回家再整理完篇。像“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等名句,竟都是如此来的。

Ps.原来毛驴界的诗人是这样炼成的。

苏轼仲殊蜜味相投

苏轼嗜茶,人所共知;但苏轼爱食蜂蜜,知道的人就少了。他在流放黄州和惠州时,曾养过蜜蜂,因而深爱之。仲殊和尚也爱食蜂蜜,因与苏轼“臭味相投”,一见如故,成为好友。仲殊和尚用餐时,喜欢先把素菜浸于蜂蜜中,或以蜂蜜沾菜后才吃,他人都很嫌弃,不愿与仲殊和尚共餐,惟独苏轼与仲殊和尚嗜同味合,一同进食甚欢。苏轼曾作《安州老人食蜜歌》: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恰此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其实,这是历史上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名人们似乎没点怪癖都不好意思出名。

善于发掘的小伙伴可以在历史书里发现蛛丝马迹哦~

是不是感觉这门学科一下子变得有趣了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xx/908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