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
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
1
采访调查
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国的食物是什么呢?
小一班:陈沐果
爷爷说他最忘不了的就是北京的烤鸭。它是北京风味的代表作。
小二班:李思雨
我爸爸说他最喜欢吃四川的火锅,冬天暖身体,夏天出一身汗,真舒服。
小三班:胥焱钦
奶奶说“腌制品”最能够代表中国精神的一种食物。
中一班:刘康康
我妈说饺子 有中国味道,南方北方人都喜欢吃。
中华饮食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所以也很难找到一种食物能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如果有的话,应该是所有腌渍处理以便储藏的食物。春耕夏耕,秋收冬藏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脉络,伴随着冬天的脚步,我们跟随孩子们的兴趣,用孩子的视角探索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品味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问题的产生
冬天到,雪花飘,万木凋零的冬天,勤劳智慧的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又是怎样储存食物的呢?孩子们纷纷展开调查……
1
腌制品在中国是如此的广泛,那是因为古代没有冰箱,更没有反季节蔬菜,人们要想在冬天吃到青菜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发明了腌菜。腌菜已经成为了中国饮食饭桌上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看,这是我家腌制的香肠哦!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为了保存食物,聪明的先人们发明了各种方法,尽管我们已经拥有了多种多样的科技方式对食物进行保鲜,但腌制、风干等古老方法,却让我们获得醇厚鲜美的味道。
孩子们对古老的储存方式充满了好奇,于是我们开始为孩子们准备食材,让孩子们试一试。他们选择了......
可以腌制什么呢?
大一班:王佳瑀
我奶奶爷爷腌许多萝卜干。
大一班:赵思语
我老家的晾衣架挂着许多香肠、咸肉。
大一班:缪森广
妈妈买了许多的鱼,用盐腌起来了。
大一班:张筠宜
鸡、鸭都可以用盐腌起来。
亲身体验
幼儿园里,孩子们开始忙碌起来,都在忙些什么呢?
我们洗萝卜
老师切萝卜
加盐、晾晒
晾晒好的萝卜加上八角、桂皮等调味料进行腌制后放入瓶中,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吃咯!
还有美味的糖醋大蒜哦!
瞧,我们在清洗、晾晒柠檬!
到厨房去
阿姨,帮我们切柠檬好吗?
柠檬好香啊……
切好的柠檬片开始加冰糖腌制哦!
冰糖蜂蜜柠檬腌制好咯!欢迎大家来品尝哦!
腌制的过程中,我们一个劲的洗呀洗、切呀切、我们还一心一意地等啊等。这是一个期待的过程,劳动是辛苦的,不过成果是甜蜜的。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一起享用美味吧!
中国味才养中国胃
看,我们的阿姨在做给我们准备什么呢?哦,她们熬出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红糖红枣生姜水。
生姜、红枣和红糖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营养品,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功效,而这三种食物的结合更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散寒、回阳通脉、补血正气、燥湿消炎,饮后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改善手脚冰凉。
红糖红枣生姜水很好喝哦!你们也尝一尝呦!
喝着阿姨给我们煮的红糖红枣生姜水,真是温暖!
听着阿姨们讲的冬季里最中国的美食,好想尝一尝!
爸爸妈妈们可以学起来哦!
推荐一:阿胶
推荐二:羊肉汤
推荐三:牛肉汤
推荐四:老鸭汤
推荐五:海参小米粥
推荐六:山药棒骨汤
推荐七:八宝粥
推荐八:母鸡汤
冬令进补,有一定道理。祖国医学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里,人体的生理功能往往随着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所谓“天人相应”。自然界的动植物,特别是谷物类植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不同。人类到了冬季,也同样处于“封藏”时期,此时服用补品补药,可以使营养物质易于吸收蕴蓄,进而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之说。“
中国人的饮食带着独特的文化,我们品尝的不仅仅是热腾腾的美食,更是有滋有味的生活……寒冷的冬天,也可以如此温暖!
本期小编:
李老师、赵老师、姜老师
本期图片:
实幼总园的宝贝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