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学校 > 宝应县名,是由唐代哪个皇帝钦定

宝应县名,是由唐代哪个皇帝钦定

发布时间:2021/1/7 16:03:36

友情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即可   在南京与宝应籍朋友交流,当话题聊到宣传宝应、提高宝应在外界的知名度时,曾有人好心建议:可将“宝应”改为“柳堡”县名。持这种观点的理由主要是:位于宝应东南方向的柳堡镇,就是因电影《柳堡的故事》而得名的。一部文艺作品的名字,后来正式成为 性的地名,这在中国当代是不多见的。

  说到柳堡,上世纪80年代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那时柳堡的乡办工业如雨后春笋,出现了许多乡办企业,同时也出现了较多的供销员。供销员们在外地联系业务时,总会介绍自己是来自电影《柳堡的故事》的发生地和拍摄地——柳堡。

有供销员向我介绍说,只要说自己是来自电影《柳堡的故事》的发生地和拍摄地——柳堡时,就相当于向对方递交了一张大大的名片,感情似乎拉近了许多,业务谈判得也特别的顺利。我想,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主要是电影《柳堡的故事》在全国甚至在海内外的名气,同样也使“柳堡”这一地名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度大增。

  对此建议,我是持否定态度的。我的理由是:宝应县名,是由一代帝王——唐代宗李豫钦定的。在唐肃宗年代之前的古人,有谁曾想到过,宝应县名竟与唐代那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斗争有关,而且还是唐代宗李豫改“安宜”为“宝应”,并作为年号而命名的。

  我曾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写过一篇散文作品,题目是《宝应县名的由来》,被收入到时任宝应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仇学程同志任主编(何开文、梁鼎成任副主编)的《宝应文化博览》一书之中。后来,在参加“喜庆十九大,百姓看变化——年宝应县环保杯   历史回溯到唐肃宗年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的后期,唐肃宗李亨身染沉疴,生命垂危。上元二年()四月的一天,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刺史崔铣向皇帝禀报道,安宜县(唐时,宝应为安宜县,属楚州管辖)有个河南籍尼姑真如夜梦得“八宝”。在那个梦里,她被玉帝召见进了天宫,得到了玉帝赐予的“八宝”,藉以平乱息兵,安抚民众,太平天下。

  唐肃宗听完“八宝”的由来,精神为之一振,陡觉自己年轻起来,病也好了许多。他召来太子李豫说,你由楚王入宫为皇太子,今上天又赐宝于楚州,显然是在佐助你呀!今后要奉玉帝之命,携这“八宝”好生治理国家,平乱安民!

不久,“安史之乱”平息,唐肃宗病逝,代宗李豫继承皇位。上元三年(),唐代宗李豫下诏,更年号为宝应元年,得宝之地“安宜”易名为“宝应”(即得“宝”之“应”)。从此,宝应成为望县,知名度极高。

  其实,“八宝”的传说,真实版是唐代朝廷上有奸臣想废太子李豫,而李豫为保住皇位联手忠臣炮制的一个传说。因为“八宝”的传说,宝应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由皇帝钦定的县名之一,已让宝应名扬四海。

  而对于究竟是由唐肃宗李亨将“安宜”改为“宝应”,还是由唐代宗李豫将“安宜”改为“宝应”,目前在我们宝应存在两个版本。对此,我在起草《宝应县名的由来》一文时,曾查找了较多资料, 认定是后一种版本,即如文章中所说:“宝应县名,是由一代帝王——唐代宗李豫钦定的。”

  为了佐证“宝应县名,是由一代帝王——唐代宗李豫钦定的”这一观点,我首先在“百度”中输入“中国朝代顺序表”时,即可见“中国朝代顺序表—中国朝代更替表……”的词条,点击它,可看到“中国历史朝代”页面,下翻到“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及开国皇帝”,再下翻到“唐朝”,点击“唐朝皇帝列表”,再下翻到“肃宗”、“代宗”两个条目,先后显示的是“唐肃宗(李亨),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6年),上元( 一个年号):年-年”和“唐代宗(李豫),睿文孝武皇帝,-(17年),宝应( 个年号):年-年”等字样。由此可见,将“安宜”改为“宝应”的皇帝应该是唐代宗李豫。

  为了进一步佐证“宝应县名,是由一代帝王——唐代宗李豫钦定的”,而非唐肃宗李亨,我又专程来到位于南京新街口的“大众书局”,用近两个小时,查找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龚学胜主编)、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图解词典》(新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小词典》(第5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第3版)、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的《新华大字典》(第3版)、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的《新华汉语词典》( 修订版)等辞书,并购买了其中的《新华汉语词典》( 修订版),以作查找备用。在这7部辞书后附录的“中国历代纪元表”里,标示唐代“宝应元年”的皇帝均是唐代宗李豫。

  在本文完成初稿后,我特别转请老领导、好文友把关并提出修改建议,其中原宝应县文化局长、宝应县政协秘书长王振海同志认为:宝应县名,是由一代帝王——唐代宗李豫钦定的,“我完全赞同,其理由有二:一是唐肃宗病中受惊而崩,无暇顾及为后人确定年号;二是唐代宗崇信佛教入迷,所以采用观音的母亲名字作为自己的年号,切合‘得宝瑞应’,是可信的。”

  我与王秘书长的观点有共同之处。从“唐肃宗李亨身染沉疴,生命垂危”等历史考证来看,及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期等史实,唐肃宗的皇位摇摇欲坠,加之身体原因而无法想到更换年号。

  前不久,我在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xx/791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