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学校 > 宝应女支书出名了被市委书记点名

宝应女支书出名了被市委书记点名

发布时间:2020/9/13 14:04:33
白癜风治疗 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3月26日

在扬州市召开的全面加强基层

基础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动员大会上

市委书记夏心旻点名表扬了

射阳湖镇天平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成双

“马成双是谁?”

“为什么会被市委书记点赞?”

……

“市委书记点赞射阳湖”的好消息不胫而走,好多人都在问:这位支部书记是谁?为什么会得到市领导的肯定?带着大家的疑问,小编来到天平社区,为大家一探究竟。

临危受命勇敢担当

今年55岁的马成双,年底,时任居委会主任的她,临危受命担任社区负责人。虽然有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但突然转换到“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对她来说还是有不小的难度。

刚接手天平社区工作的马成双,遇到了许多难题。天平社区辖管原天平乡主集镇,辖区内有户常住人口和近户居住人口。在接手工作时,连她自己只有3名社区干部,管理着人员密集的社区,人手不足、队伍纳新等问题越发凸显。

除了人手不足,其他问题也接踵而至。因天平社区辖管原天平老集镇,辖区内危房、危桥多,基础设施陈旧;天平社区没有耕种田地,许多居民选择外出务工,这也造成辖区内留守儿童多、空巢老人多;另外,该社区还有不少残疾人、鳏寡老人,这一系列问题都成为阻碍社区和谐的不稳定因素。

当时,马成双不仅要解决眼下问题,还要接手办好因故悬而未决的一系列事务。社区所有问题都如泰山压顶,一股脑全部压到这位“新手”肩上,马成双倍感压力。作为一名普通女性,她也曾退怯过,生怕辜负党组织和社区居民的托付;作为党员干部,她毅然选择挑起重担、负重前行,并鼓励自己继承好前任支书们的“衣钵”,以实绩向镇党委和居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党员迎难额上问题迎刃而解

面对困难,勇于当担。马成双发扬着党员干部的“说不”精神,她将所有问题全部归类并记录在自己的党员笔记。就问题,解问题,解决难题时的马成双就像战士强攻碉堡,先做好作战图,策划解决方案,然后挂图作战,逐一攻下。

马成双首先从人员纳新入手,大胆启用新人。推荐原治调主任刘斌为社区主办会计;依照相关程序,向社会招聘有志青年,于年先后聘用范秉权、朱风云为治调主任和现金会计。为了新人能够胜任职责,尽快融入工作,她与妇女主席张金霞联手为3位“新人”开设“速成班”,手把手地进行辅导。

针对“新手”刘斌,她到处询问相关会计培训的机会,为刘斌报名多个县、镇举办的会计培训班;针对没有会计基础的朱风云,曾任主办会计的马成双将工作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朱风云。范秉权初来社区工作时,在社区调解工作中“说话少、怕说话”,这完全有悖于治调主任的职责。为此,马成双一遇到矛盾调解就会带着范秉权,为他亲自示范,现场传授调解方法。在马成双的指导下,范秉权已经从不善言辞成长为“能说话、善说话”的调解“精英”。

马成双以“老带新、一帮一”的方式让“新人”们得到的迅速成长,现如今,刘斌、范秉权、朱风云3人已在各自工作中独当一面,“5人小队”各司其职、社区事务有条不紊。

居民共建共治共享

老社区迸发新活力

虽然社区干部人员结构逐渐完善,但面对多人的管理工作还显不足。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热衷学习、善于创新的马成双眼前一亮,计从心来。

她细心的发现,社区内有众多退休教师、干部、职工和热心居民,平日里,退休老校长高建础、退休职工张雪涛、退休教师赵成堂就和睦邻里、热衷公益。于是,她决定整合这一股社区力量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为此,她搜网络,了解志愿者相关知识;跑县、镇,了解报批程序。最终,在县、镇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成功在县民政局注册成立天平社区顺心如意志愿者服务队。成立队伍后,马成双与高建础等人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服务队已升级为“天平社区顺心如意志愿者服务站”,成功获批“民办非企业单位”,创建为县AA级社会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

AA级社会组织

现如今,居民志愿者们不仅参与社区的建设发展等事务,还主动参与矛盾化解,开展慰问孤寡老人、帮扶留守儿童、拥军优属等活动。疫情期间,这支力量成为天平社区疫情防控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积极参与排查、宣传以及值卡等工作,为取得防疫成效贡献了积极作用。

该志愿者服务站已从最初的几人发展成为65人的“大军”,他们中,有1户被评为“江苏省最美家庭”,6人入选“扬州好人”,10人提名“宝应好人”,2人获批县“十佳老人”......他们的事迹还为市县领导多次点赞,引得多个部门前来观摩。一系列的褒奖都是对天平社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取得成效的有力印证,是天平社区和谐构建的坚实保障。

天平社区的“一站一家”

在天平社区,天平社区有54名残障人士,生活和工作都面临很大的困难。马支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年,时任社区主任的她,在网上找对策、找资料、找案例,决定成立“残疾人之家”,帮助残障人士更好的融入社会,期间,她不辞辛苦多次往返县镇寻求帮助。最终,在镇民政办和县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于年底顺利成立全县 个镇区“残疾人之家”。目前,该组织已成功帮助15名残障人士解决了就业问题。

天平社区外出务工人员多,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增多。这个特殊群体离开了父母的关爱和管束,健康成长成了大问题。为此,马成双积极联系县、镇关工委和镇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询问相关政策等事宜。在县、镇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特地腾出2间房,开设“校外辅导站”。马成双还借助志愿者服务站,邀请在职教师、“五老志愿者”等定期开课,开设文艺、沟通交流、课业辅导等课程,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 的师资力量。在保证孩子们快乐学习的同时,更让家长安心工作。

副县长杨洪国指导“校外辅导站”建设,镇党委书记王敏陪同

疫情防控中的“指挥员”“战斗员”

年初疫情暴发,面对社区人口密集度高、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马成双洞察形势,在除夕前就提前开展相关工作。接到镇防控指挥部的疫情防控通知后,她 时间组织社区干部成立“战斗小组”,制定科学防控方案,要求全体人员24小时待命,手机24小时开通。

疫情防控期间,马成双充当“战斗员”。她日夜奔赴在抗疫一线,带领社区干部走家入户宣传防疫知识、摸排返乡人员,每天检查农贸市场、值守卡口……只要辖区有事, 时间找马成双已经成了天平社区干群的共识。从除夕开始,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用自己柔弱而坚强的肩膀扛起了社区居民的安全责任。为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马成双在社区服务大厅布置了一张折叠床和被子。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干部以社区为家,轮流值守服务大厅,保证全天候的服务。

辖区内有一户从上海返乡的居民,按照规定应居家隔离14天且接受定期测温。该居民以“不卫生”等理由,将村医拒之门外。马成双细心询问该居民的要求,找出症结所在,并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马成双为他找了一只温度计方便其在家测温,还多次为他送去口罩,并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马成双的努力下,该居民顺利结束隔离期。

“支柱产业”成了幸福的烦恼

天平社区有57家玻璃制品加工企业,是社区的“支柱产业”,有效解决了社区就业问题。就业机会的增加,从而也减少务工人员的外出,从而使留守儿童的增加。但加工企业的分布散、人员不定、安全意识不强,成了马成双“幸福的烦恼”。

目前,射阳湖已经开展企业复工、复产,马成双又开始忙碌起来。马成双为了“支柱产业”能尽快回归正轨,她服务到家,逐一上门排查登记,宣传复工以及安全生产知知识。在复工、复产工作中,她讲究方法,组织社区志愿者成立“平安守护志愿者”服务队,对辖区划好网格,由干部带队4人一组上门服务,做好责任划分、有效管理。在排查工作中,马成双发现加工厂有线路老化的,就立即联系志愿者的电工,为其上门服务;发现灭火器过期,又委托去县城的志愿者,顺路带到县消防中队帮助置换更新;她还帮助复工企业联系防疫物资购买渠道,帮助企业顺利复工。

天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在马成双、社区干部以及居民志愿者的同心协力下,天平社区被评为“省级和谐示范社区”。如今的天平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房多、危桥多的老面貌得到了改善;脏乱差的环境逐渐被“柘桑沟遗址公园”等风景优美的景点所替代,成了居民闲暇游玩的好去处......美,不仅在环境,更是在人心。天平社区通过环境整治、志愿服务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措施,让社区真正变成了“环境美、风气正”的文明宜居社区。

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这就是被市委书记点赞的女支部书记——马成双。个不高的她,却有着“巾帼更胜须眉筹”的雷厉风行和勇于担当。在安逸和奋斗之间,她选择后者,逆风而上,俯首躬行。洒下的汗水,是付出。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射阳湖畔,静待收获的时节。

来源:射阳湖微政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xx/646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