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学校 > 宝应名门,朱氏家祠

宝应名门,朱氏家祠

发布时间:2018/2/6 11:10:07

宝应朱氏家祠位于老城朱家巷北小石头街8号,为清湖北布政使朱士达家祠,建于清道光年间。东边与宝应朱氏一脉相承的朱氏三进士宅第接壤,南与宝应儒学圣地—学宫相呼应,西侧近在咫尺的是周恩来总理少年读书处,北端则与蒲松龄游幕宝应纪念馆隔街相望。四周古迹环绕,荟萃着宝应古城的历史人文胜境。

百年传承

朱氏家祠始建于清代光绪末年。座北朝南,前后一共三进,青砖小瓦,雕砖门楼。细腻的砖雕上不仅镌刻着岁月时光,更蕴含着宝应朱氏家族的情操、信念与修养。大门楼屋面上用砖瓦砌成的“亮脊”,象征“光明正大”。

亮脊的两端装饰的两只脊吻兽—鳌鱼。明代陆容写的《菽园杂记》中有载:“鳌鱼,其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它们守护着古宅的平安,也保佑着朱家子孙们能够科举中第、独占鳌头。

五百多年前的明成化十三年(年)某日,热闹的锣鼓打破宁静,大红的喜报辉映门楣,宝应朱姓五世祖朱讷高第中式乡试举人。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年)清廷颁诏废止科举制度,以儒起家、忠厚传人的宝应朱氏家族,凭才学名登科第者逾百人。

其中进士七人、举人二十五人(次)、贡生数十人,前后十五代诸生不断。一条金光闪耀的人才链条纵贯明清两朝,因而世称“二十世诗书门第,五百年忠厚人家”。此后亦人才迭出,遍布东南西北,在各自岗位上奋发有为,业绩骄人,荣宗耀祖,乡梓增辉。

建筑制式

祠堂大门上方砖砌门楣中间一排大气的如意纹砖雕,寓意“前程锦锈,鹏程万里”。大门石框正顶中间的圆形石刻,则寓含“五福盈门,福寿双全”;大门石框象征高山脊梁,寄托着祖辈对家族子孙能够勇当大任的殷切希望。

走入建筑的第二进,饷堂屋檐下一排结构稳健、造型奇特的斗拱映入眼帘。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有结构,在屋顶与立柱间承上启下,不仅造型优美,更因其特殊的“卯榫”结构,发挥着抗震的作用。他们将整个屋顶的重量均分,扛起了庇护风雨的顶檐。同时也体现着建筑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第三进的主殿大厅内,神龛中供奉着朱氏的先祖神主。主殿中厅梁枋上的彩绘十分引人注目。在中国古建筑中,彩绘就是俗称的丹青,而古建彩绘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古建筑物上绘制装饰画,不仅美观,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增加建筑物寿命。

由于朱氏家祠是由苏州工匠建造,彩绘有着十分浓重的苏式彩绘风格。交错的梁坊间,红黑色块与金线相交辉映,精美的图案更点明了主体,成为建筑的亮点。主梁正中绘制着两个下棋的人物,寓意胸怀天下。两侧的菊花图寓意着康泰延绵,主厅横梁上的牡丹纹象征花开富贵,石榴花则喻意子孙满堂,蝙蝠彩云比喻五福祥瑞,织锦花纹表示满腹经纶……

(宝应博物馆蒋慧雨)

赞赏

长按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xx/207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