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学校 > 我为残疾人呐喊魅力宝应

我为残疾人呐喊魅力宝应

发布时间:2025/5/4 11:07:36
我为残疾人呐喊文/陶春困惑年元月,县委决定,我担任县残联理事长。之前,我在县民政局已工作十多年,与残疾人工作有不少接触,自以为对县领导的嘱托,残疾人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困难不小,能理解。有同事背地里好心提醒我,这是个无权少钱麻烦多的官,不好当啊!我听了生气,顶了回去。接手不久,工作之难,残疾人生活状况之差,远超我的意料,我一度陷入震惊、困惑、焦虑、深思之中…县残联4个同志,一间办公室,年经费仅三万元,这些家当,打水都不浑。当时挂靠县民政部门,日常要承担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殡葬婚姻等大量的民政突击任务,而本职残疾人工作,只是扶贫解困的一部分,说把主业当副业,再恰当不过。联系工作,一些强势部门敷衍推诿,有一部门人员接上我的电话,竟好奇地问,什么残联?掉腿断手的,还有组织,真有意思,哈哈哈!挂了机。一县银行,在助残日期间,我们六次登门劝募,行长抱定与己无关,婉拒助残,说可以请顿饭犒劳一下,钱是一分不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全县村委会名主任培训,我们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半数以上的村主任,不知道有《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的态度,有近四分之一的村主任说老实话,是轻视、看不起;对面临残疾的危险怎么办?村主任们多为害怕,有几位甚至悲壮陈词,宁可死,不能残。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当时全县5万多残疾人,普遍存在教育、就业、康复、生活等多种困难。贫困残疾近3万人,占全县贫困人口60%;特困残疾3千多人,占全县特困人口70%以上。我们解剖韦镇乡一个村的残疾人状况时,发现青壮年残疾27人,除有两女性嫁人成家,25人均找不到对象,打光棍。有一户张奶奶家,因近亲结婚,生了4个智残儿,可怜张奶奶已68岁,还要种三亩地,照料4个智残儿。家徒四壁,草屋破漏,未进门,就先闻到刺鼻的酸臭味,揭开锅,青菜山芋和少量米一大锅混煮,常常煮一锅,吃几天。夏天变质了也没法,只有吃它。我们在场的人都面露愧疚,眼圈红了。这一幕幕画面,令人揪心,我感到,全县残疾人,成千上万双期待的目光,无助地盯着我们,顿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怎么办?!呐喊组织薄弱,人手不够,经费奇缺,社会冷漠。残疾人工作面广量大,单就3千特困残疾人,对他们不要奢谈工作事业、幸福生活,火烧眉毛的是,赶紧帮他们填饱肚子,先解决温饱活命。这仅靠我们4个人,就是浑身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只有各部门支持,全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xx/2033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