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京新闻
疫情通报
根据江苏省卫健委7月4日发布,年7月3日0-24时,我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虽然近期我市的输入性疫情得到有效处置、总体可控,但周边地区呈现多点散发、局部暴发态势,提醒着我们疫情防控仍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
连日高温
南京人不服“暑”
卡口执勤核酸检测
排查数据流调溯源
......
战斗在防疫一线
城市“守门人”
顶着烈日坚守岗位
7月2日17:00
沪宁高速马群查验点
这条黑白相间的手臂,是沪宁高速马群查验点点位长张峰的。
守一道门,护一座城。交通卡口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7月2日下午,在沪宁高速马群查验点,现场秩序井然,包括张峰在内的十余位卡口防疫人员正通力合作,对过往车辆进行正规严格的查验。
张峰沪宁高速马群查验点点位长
我们对所有进入收费站的车辆,通过大数据进行识别,对重点地区的车辆进行分流,其中对于进入南京主城四个区的车辆,进行闭环管理。
所有重点地区的车辆,只要识别出来的,我们都要挨个检查,确保防疫的要求,实施到位。
在全市各交通卡口,还有很多像张峰一样的人,他们迎着烈日、顶着高温,进行着高强度的查验工作,为南京筑牢疫情防控线。
医护“大白”
“反季节穿搭式”坚守
7月2日19:00
成贤街66号核酸检测点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市各区、各板块近日陆续开展规模性核酸检测工作。
骄阳酷暑,在各个核酸采样点,医护“大白”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争分夺秒为每一位居民采样。
成贤街66号,是玄武区规模性核酸检测的检测点之一。
7月2日晚上,室外温度仍然有30度左右。
在这样的高温下,医护“大白”们身着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防护面罩和口罩,坚守在防疫一线。居民们也是有序排队配合采样,现场秩序井然。
南京市民:
“‘大白’们特别不容易
我们一定要配合好!”
市民
即使我穿得那么凉快,但还是热。可以想象,我们的医护人员穿着这个防护服,肯定是更热的。
作为市民,我们要配合防疫的,这是我们的义务。
市民
今天的温度,已经算是低的了,但也有30多度。
我也觉得他们非常辛苦,特别不容易,所以我们一定要配合好,尽量配合压缩这个时间,减少他们工作强度。
小小“神器”
防护有力度关怀有温度
为了尽量让“大白”们凉快一些,在成贤街66号检测点,现场配备了有遮阳棚、风扇等防暑保障物资。
你瞧,在每一位“大白”的身后,都放置有冰块。这些防暑的小小“神器”也让核酸检测,既有防护的力度,也有关怀的温度。
“大白们”坚守岗位,居民们理解配合,随测随走、心怀谢意。
致敬!高温下的战疫“大白”!
感谢!每一个配合防疫的你!
流调员、社工
城市“无休人”
7月3日9:00
新街口街道大石桥社区
近日,无锡、盐城等多个城市发布疫情通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以快制快!南京城里的一群“无休人”立即行动起来。
“你是从上海回来了吗?正常做核酸啊!”
“你现在是在扬州宝应县吗?”
......
7月3日上午,新街口街道大石桥社区社工汤鹏程,一直在办公室拨打流调电话。
汤鹏程于年正式入职,3年多来已流调3万多例,可称得上是流调“行家”。
流调时,如果遇到了无人接听,汤鹏程会先联系其关联人员电话,如再无人接听,则再请民警协助上门走访。
“今天流调对象还都挺配合的,所以相关的询问也比较流畅。”仅今天一上午,他就流调了30多例。
汤鹏程玄武区新街口街道大石桥社区社工
因为有了疫情之后,我们基本上是24小时待命的。
下发数据事不过夜,基本上是当天下发,当天核实,如果是紧急数据,我们是要求在1个小时之内,要有反馈的。
虽然是周末,但大石桥社区工作人员也是全员上岗。不过,现在诺大的办公室内只有喇叭驻守,大家都去哪儿了?
“各位居民,看好脚下的一米线,站在横线上,保持距离......”
原来,7月3日周日,新街口街道正在汇金大厦核酸检测点,进行为期3天的全员核酸检测。
大石桥社区负责当天的核酸现场相关工作,背着包、拿着喇叭的就是社区书记党委杨文娟。
杨文娟新街口街道大石桥社区党委书记
包里面有手机、钥匙、笔、然后是药。周六、周日都是全员上班,因为疫情防控,大家都是随时待命的。
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她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刚过哺乳期,这两天还在生病发烧。但是,接到通知说有任务,马上就来了。大家都非常支持。
在南京
一个个随处可见的
“烈日下的坚守者”
定格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
他们在各自岗位上
经受着高温“烤”验
用汗水诠释着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