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学校 > 视频从不识音符到吹出好声音,陶笛妈

视频从不识音符到吹出好声音,陶笛妈

发布时间:2025/3/6 12:21:08
01:00悉心教授扬子晚报网6月1日讯(通讯员刘延龙房伟记者陈咏)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吕成霞老师在她的音乐课堂上开设陶笛课,给留守儿童带来快乐。六一儿童节前,吕成霞带领37名留守儿童参加宝应县中小学生才艺大赛暨艺术展演活动。一曲陶笛合奏《丰收歌》赢得观众热烈掌声。吕成霞说:“留守孩子学陶笛,从不认识音符到吹出好听笛声,这就是我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据介绍,年秋季,吕成霞在音乐课上尝试用陶笛吹奏了《茉莉花》《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学生熟悉的歌曲。现场效果很好,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除了陶笛的声音,教室里没有其他声响。演奏完毕,同学们都说陶笛太好听了,想学。吕成霞决定,在音乐课上正式开始陶笛教学。“陶笛小巧精致,携带方便,悦耳动听,适合大众吹奏。孩子接受能力强,学陶笛更容易入门。”对于陶笛教学,吕成霞充满信心。没有陶笛教材,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吕成霞根据实际,自编陶笛本土教材。一个月下来,不少学生会吹上一两首陶笛曲子。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留守儿童艺术素养,吕成霞在学校成立“陶韵荷乡”社,把喜爱学陶笛的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每周组织学陶笛,让他们在美妙的笛声中快乐学习,找到自信。沉浸式学习年5月,吕成霞带领7名留守儿童前往南京参加全国“陶笛之星”南京赛区比赛。结果,这7名留守儿童都获得了全国大赛银奖。家长看到小孩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分外高兴,留守儿童更是乐不可支。今年上六年级的高孜远自去年学习陶笛后,两周就会吹奏《小星星》《小毛驴》等曲子,随后,《荷塘月色》《丰收歌》等曲子吹得轻松自如。“我感谢陶笛,它给了我奋斗的目标。”在一篇作文中,高孜远写到了陶笛,写了自己学陶笛的收获。高孜远的母亲发现孩子性格越来越开朗,从外地打来电话,由衷感谢吕成霞的付出。记者了解到,望直港镇中心小学的陶笛教育受到宝应城乡中小学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xx/2009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