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学校 > 70年宝应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宝应广播电视

70年宝应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宝应广播电视

发布时间:2024/3/27 13:42:1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宝应县城乡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一幅宜居城乡的美丽画卷在荷乡大地徐徐展开。

县委书记王逍霄:我们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经过建国以来70年的发展,宝应的整个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上,我们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已经发展到现在的40平方公里,建成区的人口已经集聚了40万人,目前我们城市已经形成四横四纵这样的一个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这么多年,我们按照古城的保护利用、旧城的改造提升和新城的开发建设这样的一个总体的思路向东、向南拓展了城市框架。东部我们已经建好了开发区,南部正在建设生态新城。特别是在我们的生态新城里,我们的学校、医院、体育公园、高铁站以及五星级酒店都在新城里进行了一个合理的排布,为整个新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实现了我们从古城、旧城到新城的一个有效的衔接和过渡。

主持人李景伟:各位观众,这里是城南新城。70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荒地,人烟稀少,一片荒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平坦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与城区紧密连成一片。现在城南新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宝应人宜居的心仪之地。

市民徐恒平:我儿时的时候,宝应县城仅是一条大街,叫中大街,从南门到北门,一条街也就是不到1公里。以前的公园我记得就在宝应老人医这个地方,仅仅是一个小公园,现在发展到很多的公园。早上到公园打打拳,晚上到公园逛逛、跳跳广场舞,所以在宝应这个地方,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购买力也比较强。

县委书记王逍霄:在农村建设上,我们这些年也是积极地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实施了区域供水工程,保证了宝应70万农村居民都喝上了放心干净的自来水的同时,我们的“四好”农村路、包括我们的镇村公交都实现了村村通。农村的垃圾收集、转运实现了组组通,农村的整体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优美乡村。

主持人李景伟:70年来,宝应县全面消除农村D级危房,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农村书屋、无害化公厕、宽带网络成为农村的“标配”,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历史性变迁。

村民李学忠:过去下雨天大蒲鞋,甚至光脚,现在环境多好啊。门口原来臭哄哄的小河,现在清澈见底。现在各样都好。

县委书记王逍霄: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我们宝应无论从运河的建设,还是我们的高铁、高速和公路的建设,都达到了历史的一个新高度。目前我们境内的公路达到公里,高铁有将近40公里,运河沿线我们有41.5公里。同时在我们周边有扬州和淮安和盐城三个机场,距离我们宝应都在一个小时之内的车程,可以说目前宝应已经形成了一个公铁水空相对完善的立体的交通体系,明年我们的高铁也将建成通车。

记者:吴开云居大军李景伟

编辑:张晓姿冯丽雪

审核:吴海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xx/1892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