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学校 > 扬州宝应点绿成金,好风景变好钱景

扬州宝应点绿成金,好风景变好钱景

发布时间:2023/10/5 10:09:58

来源:扬州发布

冬日暖阳下,大运河畔的扬州宝应县山阳镇春光村,小麦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大型旋耕机有条不紊地翻耕着稻茬田。看着新翻的泥土,种田大户刘士洪喜笑颜开:“人大干,天帮忙,我们稻米优质又丰产,一季稻子能赚10多万元。”

好女不愁嫁,好米不愁销。10月上旬,在山阳镇第四届“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该镇的“竹西”牌大米被抢购一空。去年,山阳镇获得江苏“味稻小镇”称号,“竹西”牌大米获得江苏好大米特等奖和省绿博会金奖。

宝应县山阳镇

地处京杭大运河西岸的山阳镇,被宝应湖和白马湖环抱,生态环境优良,素有“宝应湖畔鱼米乡,运河明珠山阳镇”美誉。山阳镇党委书记朱国平自豪地说,凭借大运河、宝应湖和白马湖丰富的水资源,山阳镇推广稻鸭共作、稻田套养虾等复式种养;全镇50亩以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达个,面积近3万亩,让山阳镇“味稻小镇”扬名长三角。

宝应境内河湖密布,水资源总量达1.6亿立方米,东有荡,西有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拥有“宝应大米”“宝应荷藕”“宝应大闸蟹”“宝应中华鳖”等多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谈起宝应特色农产品,宝应县农委负责人如数家珍:宝应25万亩荷藕一年产值30亿元、曹甸镇小艾草年产值达1亿元、氾水镇一天30万只包子出国门、射阳湖大闸蟹“横行”长三角……

“水乡宝应,水是宝,绿是魂。”宝应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爱平自豪地说,京杭大运河贯穿宝应南北,串起夏集、氾水、安宜、泾河、山阳等5个乡镇。“‘含绿量’就是‘含金量’。”吴爱平说,今年,宝应县列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达15个,年内投入了10亿元,计划总投资46亿元。

10月15日,宝应县举办了粮食产业和粮油产品成果展,大米、面粉、麦芽、食用油等产品展示了“中粮”与“宝粮”结缘一年来的丰硕成果。

去年12月,中粮粮谷投资有限公司与宝应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宝应扩建年产90万吨的小麦加工生产线及6万吨仓储设施,整个项目全部完成后预计总投资30亿元,每年可加工90万吨小麦,生产67.5万吨面粉,年销售达20亿元。

在“中字号”“国字号”项目的带动下,一批有机食品及大健康产业项目纷纷在宝应食品园区落户:总投资10亿元的粤海永顺泰啤酒麦芽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中众合农产品物流园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楠峰年产30万吨农业产业化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荷仙集团莲藕精深加工项目等加快落地。

好产业是逐年培育出来的,好生态更是涵养出来的。按照建设生态大走廊和大运河文化带的要求,宝应县组织实施了以“清、补、建”为重点的运河综合整治,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3亿元,共拆除各类占用户户,组织实施运河航道整治、运西水环境整治工程,对拆除堤防进行生态补绿,累计绿化修复16公里、绿化造林45万平方米,运河堤防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一条高效益的经济文化长廊在大运河两岸加速崛起。

专家点评

孙江(扬州市生态环境局生态处处长)

水是宝应的“宝”,绿是宝应的“魂”。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生态不仅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最值得珍视的竞争力。“含绿量”就是“含金量”。宝应擦亮绿色生态品牌,以绿色生态引领打造大健康产业,让生态“好风景”变成绿色发展“好钱景”,拓宽了“两山”转化路径。

李杰宝融宣胡俭

本文来自扬州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作者/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xx/1803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