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惊蛰节气,万物萌生,点开《春风习习入画来》这个新媒体产品,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我们江苏的美好,令人心神愉悦。”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苏省主委,盐城市副市长蒋巍点赞道。
扫码观看
3月6日,扬子晚报《春风习习入画来——向总书记报告》融媒产品上线,一日传播量超万,获得代表委员以及广大网友的认可。
蒋巍说,十年前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引用诗句赞颂江苏美景,并对江苏作出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殷殷嘱托。十年来,美丽江苏画卷徐徐展开,我们不负总书记的嘱托,自信、自豪,也更加坚定地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砥砺奋进。
近年来,盐城各项环境指标全面向好,同时绿色、生态、低碳也成为了盐城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所在:布局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积极推进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推动工业经济迈向万亿新台阶……蒋巍表示,盐城会把生态视为最宝贵的“家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中最鲜明的底色。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宝应县国凤刺绣厂技术总监莫元花注意到了产品在配色和细节上的用心,她说,这些细节形象反映了如今秀美如画的生态环境。
响应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如今莫元花带领的绣娘队伍逐渐壮大,大家从传统的会一门技艺的绣娘,转变成为一名创作者,用自己的视角和手中的针线来记录生活的美好、讲述中国好故事。前几年,莫元花带领绣娘们创作了乱针绣作品《金山银山》,作品中金色与青色的丝线织就连绵的山脉,山脉下是青绿河流,她说,这是大家看到身边环境越来越好,有感而发创作的作品。“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绣山绣水绣风景,把祖国的大好风光用手中的针线呈现出来。”
环境的持续变好,生态环境监测一线的工作人员体会最深。“报道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在总书记的指引下,江苏大地可不正是春风习习入画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周徐海说,近十年来,南京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提升,有了质的变化。截至年底,全市PM2.5浓度28微克/立方米,与年相比,下降64%,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优良率达79.7%,提升了25个百分点。
周徐海说,环境空气质量的提升绝不仅仅是数据的变化,而是广大市民朋友幸福感、获得感的不断提升。他举例,这几年经常在朋友圈刷到大家发蓝天白云、绚丽晚霞的照片和视频,这些照片和视频就是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高赞誉。
“启动长江岸线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我深刻理解了总书记所说的‘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南京江北新区滨江风光带上,江北新区公建中心水利环境处处长周恒眺望江水在习习春风中泛起微澜、沿岸春草在阳光下铺就绿毯,感叹近年来长江岸线的变化。
周恒告诉记者,立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江北新区公建中心通过长江岸线防洪安全、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改造与提升三个方面,将原有码头等生产岸线改造提升为5.6公里长的自然开放、生机盎然的生态景观绿带,亲江临江、观江护江的城市生活秀带,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影带,并结合沿线自然人文景观,打造出五大景区、十八大景点,实现“最美的岸线,最近的未来”的美好愿景。同时,江北新区还打造青龙绿带城市绿轴,开发七里河生态水道,不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我们将在江北新主城的热土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的未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刘丽媛
校对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