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金湖快报」
为全面贯彻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上交出高分答卷,金北街道以“两争一前列”为使命,以建设“经济强镇、魅力金北”为主旨,着力打好“四大攻坚战”,力争当好时代“答卷人”。
加快经济发展,打好项目“百日攻坚”战。强化运行分析。按照“百日攻坚”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定期召开主要经济指标形势分析会,查漏补缺,压茬推进;突出目标量化、措施细化、项目具化,确保“百日攻坚”见成果,力争今年工业企业开票销售实现“”目标,即全年开票3亿元以上企业3家,2亿元2家,亿元7家。狠抓项目建设。重点扶持科技成长型企业,紧盯“科润膜、坤宇劳保、天利成、尚辰建筑”等项目,引入战略投资,打造创新产业,培育新增长极。重抓牧原食品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建设进度,鼓励84爱特福等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创优品牌效益。优化营商环境。坚持“负责思维”,开展爱企护企“管家”新模式,严格落实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化解用地、用工、用电等难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通经济发展单元的“神经末梢”,真正把服务企业延伸到“ 一公里”。
优化空间格局,打好区域交通经济攻坚战。围绕省委提出的“以优化沿江沿河沿湖沿海空间布局为依托”,借助石港船闸改造提升航道过闸能力的机遇,加强航道整治,优化港口布局,让“黄金水道”发挥“黄金效应”。围绕市委提出的“坚持以枢纽建设聚资源”,依托毗邻白马湖景区、地处金湖—洪泽、金湖—宝应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片区;依托通用机场、省道和二桥、四桥接线,优先吸引发展机械制造、新建材新材料和航空物流等产业集聚,打造新型科技产业高地。围绕县委提出的“一中心、三片区、多节点”空间架构,加快融入主城步伐,着力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
聚特强优品牌,打好美丽乡村发展攻坚战。加快农房改善。以金港、董河新型农村社区为依托,科学规划,打造具有特色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投资万元的董河小区和万元的金港花苑项目,共计改善群众居住用房套,已有户顺利入住。有序推进喜盈门家园、和美人家项目,建成后将改善户农户居住用房。提升人居环境。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机制,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整体发包给专业保洁公司,实施道路、河道、村庄、绿化、公共设施“五位一体”保洁。自7月1日实施以来,做到效益、效率、效果三提高,整治费用降幅达31.35%,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市场化运作创新优势日益凸显。聚力为民服务。突出“三推进、三强化”,擦亮“金服务”品牌,着力打造有速度的政务服务中心、有温度的政务服务窗口、有素质的政务审批队伍,打通为民服务“ 一米”。自创自编的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在全市政务系统得以推广应用。
发挥党建引领,打好社会综合治理攻坚战。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探索“党员中心户助力社会基层治理”项目建设,在17个村(社区)设立个党员中心户,构建“村级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金字塔联系服务体系,形成了“党总支-党支部-联系点-中心户”下沉式党员“教育管理+社会治理”新模式,覆盖党员群众近3万人,实现基层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创新综合治理机制。张方村作为全县 整体搬迁村,实施“村党总支—党员网格长—党员楼栋长—居民”四级治理体系,引导村民实现从农民向居民的华丽转变。金港中心村实施“小积分、大治理”,增强小区居民参与共同治理的活力,探索出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做实“党建+网格”。以网格党支部为载体,打造34个网格党建服务点,充分发挥“庭院小板凳会”效应,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推进网格标准化建设,构建“一长四员”的组织架构体系,形成群众的幸福之网,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船至中流,尤须击楫奋进;山行半腰,更要发力加劲。金北街道将坚定“实干生金、超越自信”的决心,把更多精力用在实干上,把更多目光落在实事上,以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更大的成效,推动金北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