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扎根乡村三十七载,教书育人,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万妈妈”;她是志愿团队领头人,先后资助了名孩子读书上学,让13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个人累计助学助困捐款近37万元;她曾登上“中国好人榜”,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 班主任”“全国三八红旗手”,今年她又获得“江苏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她就是扬州市宝应县夏集镇郭桥小学教师万绘。
年,万绘高中毕业。父亲为了锻炼她,把她送到离家20多里外的一所小学任教。万绘哭闹着不肯去,父亲找来堂叔硬是把她“押上”了拖拉机。
刚到学校门口,天空下起大雨,三个人拿着行李一路小跑。远处有个人影向他们匆匆走来,那人手上拿着一把旧雨伞,腋下夹着一块塑料布,原来是老校长亲自来接他们了。看着头发花白、衣衫湿透的校长,万绘深受触动——老师是一份有爱的职业。从那天起,万绘的乡村教师生涯开始了。
她是乡村学校的“多面手”。扎根乡村三十七载,教书育人,学生们亲切地称她为“万姐姐””万妈妈”“万奶奶”。万绘任教过小学所有年级的语文和数学,现在每周仍至少上15节课。她执教的语文课个性鲜明,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还积极参加省市课题研究工作,参与省课题《农村小学生作文多彩教学探索》《农村特殊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并获奖。同时她还多次参加省市县赛课活动,获得过县语文阅读教学和小学科学课教学一等奖。
工作之余,她笔耕不辍,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专业论文和教学设计,其中30多篇在国家、省、市级评选中获奖。万绘劳模创新工作室年被授予市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万绘老师还注重帮扶年轻教师,30多名年轻教师在万老师的帮助下成长为 人才,其中有5人获市劳模、10人获市特级教师、15人获县 共产党员、市县教学骨干等荣誉称号。
她是留守儿童的“守护人”。
万绘数年如一日,关爱困难家庭、留守家庭孩子读书求学,成立乡村留守儿童工作室,个人资助名困难家庭。在多方爱心人士支持下,将工作室孵化为龙之情爱心协会,带动多位教师、医生、学生等加入志愿服务,参加活动人次达多。带领协会成员走遍全县所有乡村学校,走访数百个困难家庭,为全县名困境留守儿童捐赠助学款多万元,为乡村学校捐赠53万元教学设备。
万绘老师策划开展“乡村爱心流动书架活动”,为贫困学生捐赠书籍多本;开展爱心助学助教活动,免费提供书法、绘画、手工、器乐演奏等公益辅导;组织“龙之情综艺进校园”等多项活动余次。从物质资助到心理抚慰,从个人帮扶到带动社会参与,万绘逐一落实,践行着一名乡村教师、人大代表的光荣职责。她负责创建和打理的夏集镇儿童之家是江苏省标准化示范化儿童“关爱之家”,在全省家儿童之家中脱颖而出,受到了省市县民政部门的一致好评。
她是妇女工作的“同心人”。除了教书育人的工作外,万绘还主动帮扶身边的妇女同志。“我是妇女姐妹们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我要对得起她们的信任和嘱托,要为她们‘代言’。”万绘当选宝应县妇联执委、兼职副主席后,用实际行动兑现着对妇女姐妹们的承诺。她不仅主动成立妇女微家,还带动当地创业女性成立妇女微家,开展结对活动,引领更多姐妹创业致富。
同时,万绘还会走进特殊家庭、重点帮扶家庭、创业姐妹阵地,帮助妇女姐妹排忧解难。有时遇到遭受家暴的妇女群众前来咨询,她发现自己除了言语上的安慰,并不能提供有用的法律知识引导。于是,她不断充电,并带领爱心协会、工作室成员和妇女微家的伙伴们认真学习《反家暴法》《江苏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她还主动加入宝应县妇联组织的荷乡家教讲师团,为农村里的孩子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她的微家工作室成了宣传好人好事、最美家庭故事、家风家训的“广播站”,她以自身的美传播身边的美。
“爱,是 的教育。老师除了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温暖。我将继续坚持自己的岗位,不辜负党和乡亲父老们的殷切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应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获得“江苏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后,万绘说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成沫
校对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