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82年前的炸弹
扬子晚报网5月19日讯(通讯员刘丰记者陈咏)17日,宝应县公安局成功销毁一枚抗日战争时期遗留的航空炸弹,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
炸弹上的“昭和”字样清晰可见
警方通报,此前,宝应县望直港镇望马路临近集镇东侧的河沟里,工人在清淤河道时冲出了一个黑乎乎的“铁疙瘩”,疑似炸弹。接到报警后,宝应县公安局望直港派出所火速组织民警赶赴现场,经过查看发现,“铁疙瘩”可能是一枚航空炸弹。民警立即要求停止施工作业,并迅速划定警戒区域,安排警力对外警戒、疏散群众,同时向县公安局、县政府报告。
严阵以待
宝应县公安局组织安排有关方面专家对炸弹进行鉴定。经实地勘验,该炸弹1米多长,重约61公斤,头部有完整引信,弹身可见“昭和(日本年号)14,日波”标志,弹体上有多个铆钉及螺钉,排除化学炸弹可能,初步确定为年日制97型6号陆军航空炸弹,系侵华日军空投后未爆炸,危险性大。
细心处置
为及时排除隐患,17日上午8时许,宝应县公安局组织民警和相关专业人员一道将炸弹从河中打捞固定,装车封存,安全运抵引爆地点后,小心翼翼地放入预先挖好的深坑中。下午1时20分,“嘭”,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声,一团黑烟腾空而起,侵华日军遗留在宝应的这枚航空炸弹,在该县S路宋泾桥东北2公里处被成功引爆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