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学校 > 情系宝应湖杨祥云

情系宝应湖杨祥云

发布时间:2022/4/8 11:55:09
白癞风怎么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707186.html
宝应湖,位于盐(城)、金(湖)公路西边,属浅水、封闭型湖泊。据明代《隆庆(隆庆元年,年)县志》记载:“清水湖在县南,东西长十二里,南北阔十里,西南连氾光湖。氾光湖在县西南十五里,东西长三十里,南北阔十里,南会津湖,西逼洒火湖。洒火湖在县南六十里,东通大运河,西北会氾光湖。清水、氾光、洒火、津湖汇合为一,人称宝应湖。”如今宝应湖南连高邮湖,西接金湖县,北会白马湖,总面积平方公里,分属宝应、金湖两县。明代王世贞,江苏太仓人, 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李攀龙、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之一。他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李攀龙过世后独主文坛二十年。他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积极参与复古运动,推崇唐诗。诗人曾在南京先后任应天府尹、兵部侍郎、刑部尚书,游览过宝应湖,对宝应湖一方水土热爱之情寄托于诗作七绝《宝应湖其一》:“波摇匹练界长空,天阔千帆处处风。入雾楼台先暝日,隔林枫叶后霜红。”人们从远处看,波光摇曳的宝应湖像一条白色绢练,水天相连,湖水广阔浩渺。广阔的天空宠罩着湖上来来往往许多帆船,湖上到处吹拂的是萧瑟的秋风。从近处看,晚间氤氲的水雾笼罩着楼台,林中的枫叶经过霜染之后,显得更加鲜红。诗人运用“入雾”“隔林”、“楼台”“枫叶”、“暝黑”“霜红”、“先”“后”工整对仗,表现的是雾中楼台景色模糊、朦胧不清,而近处林间枫叶描写色彩鲜明,非常清晰。其诗意境清空淡远。王世贞确实恋慕宝应湖美丽的秋景。他的另一首七绝诗《宝应湖其二》:“长天 水淙淙,鼓吹中流引画艭。南人过此看不足,北人即怕莫推窗。”其诗描写的是宝应湖天空苍苍,湖水茫茫,风在吹动着水中画中般的船儿。宝应湖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交汇之处。南方人在船上欣赏不尽的是宝应湖美丽的秋景,北方人在船上不想推开窗户,怕的是朔风的萧瑟冷落。明代另一诗人林光诗作七律《宝应湖》歌曰:“连过三湖日未斜,天教清兴发诗家。何嫌顺境风涛社,更爱扁舟眼界赊。角角芦根呼水鸟,翻翻帆影散堤鸦。春波闪烁摇晴曰,添得南翁两眼花。”其诗描写的是连过宝应三湖空中太阳还没有偏斜,游人自然地激发起清雅诗情:不要嫌弃顺境中那些风云岁月,更加喜爱在船上眼前那许多所见。水鸟们从浓密的芦苇深处呼叫飞出,在许多船只帆影下堤岸边栖息着鸟鸦。春天闪烁的水波里摇动晴天的太阳,使得南方的老人看得两眼发花。可见,诗人林光也非常热爱宝应湖的美景。明代诗人蔡文范诗作五绝《宝应湖》中歌咏:“湖阔疑无地,堤长亘若虹。孤舟数点雨,杀却日南风。”其诗描写的是湖水显得非常广阔,让人觉得周边好像没有陆地,长长的湖堤横卧在湖上,像天空彩虹一样。点点雨儿洒落在孤独的船上,杀退了南面迎来的阵风。宝应湖美景使诗人为之动容。明代诗人周伯琦诗作古风《宝应湖》写道:“宝应湖,接高邮。双城湖上起,湖水四面流。昔时双城号铜铁,今日承平尽隳撤。铜铁不可保,天地同长久。国家德泽长如水,贯穿九州万人喜。直沽稳运苏州粮,京师饱吃高邮米。”诗中描写的宝应湖,接连着高邮。宝应、高邮两城坐落在湖边,湖水流向四面八方。过去这两座城号称铜墙铁壁般的坚固,如今世上太平持久,人们都会有放松懈怠之情。即使铜墙铁壁也不可能 守护,时光才能如天地一样长久。国家的德恩如同河水一样长远天下,数万人都会感到幸福而欣喜。湖边生长的粮食稳稳运销到苏州,京城北京人也能吃到高宝两地盛产大米而足食。可见,明代诗人周伯琦也十分热爱这宝应湖鱼米之乡。明代王世贞、林光、蔡文范、周伯琦等诗人皆钟情于宝应湖优美景色,其诗作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我们读起来仍兴味盎然,爱不释手。他们的诗作将与世长存,千古留芳。今天,我欣然口占一绝:宝应湖荷乡湖水浪推浪,红日出来照四方。呈现自然好景色,一年更比一年强。

主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xx/1339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