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丁蕾实习生李亚轩
春夏交替,杨絮漫天飞舞,让不少市民头疼,家里、车里总能钻进一些飞絮,过敏体质的市民更是痛苦不堪。但是,细心的市民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杨絮如雪漫天飞的情况有所减轻。为何产生这个变化?记者进行了探访。
实地探访
今年杨絮如雪漫天飞的情况有所减轻
昨天,记者走在西区京华城附近,有一些杨絮飘在空中,但是,相较于往年漫天飞雪般的杨絮,今年情况好多了。
“过去,我市杨树飘絮十分严重,特别是扬州北部高邮、宝应等地。”市林业检疫站负责人介绍,每到5、6月份,我市杨树雌株果实成熟,蒴果开裂,种子随风扩散,附着在种子外围的絮状物就形成了漫天飞舞的杨絮。受天气因素影响,一般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积极做法
通过注射药物阻止杨树飘絮
杨树雌雄异株,杨树飘絮是正常的繁殖过程,当日平均气温超过一定温度,杨树雌株就开始飞絮,气温高、风大、少雨及干燥的天气也会延长飞絮的时间。
近两年,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茱萸湾景区通过注射飞絮抑制药剂的方法阻止杨树飘絮。这其中的原理是,通过药物注射的方式抑制雌树的雌花分化,使其本该开花的部位长出叶子,花少了,飘絮就跟着少了。
与此同时,为减少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我市在景区或者是人口密度大的小区、街道上,通过喷淋水的方式,一方面直接降絮,一方面地面潮湿后吸附飞絮。
推广雄性杨树,填补市场空白
积极推广雄性杨树,也是应对的一个解决方案。杨树只有雌株才飘絮,雄株杨树只开花不结果,也不飘絮。目前宝应县腾宝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从事雄性杨树培育,年供苗能力10万株,填补了扬州市场空白。
大幅提高珍贵用材树种应用比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全市造林绿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市政府已连续多年出台全市造林绿化工作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幅度提高珍贵用材树种在城乡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比例,减少杨树使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针对我市主栽树种杨树占比较高,生物多样性不足,生态脆弱,容易导致病虫害增多、杨树飘絮等诸多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立足扬州实际,采取多项措施,稳步推进杨树的更新淘汰工作。目前,扬州城区已基本完成淘汰更新,扬州各县(市、区)及重点集镇正在陆续开展杨树更新改造工作。
近年来,我市从不同用途、不同区域选取替代树种。用材方面,高坡地选用泡桐、银杏、麻栎;水湿地区(河湖滩地)选用柳树(雄株)、中山杉、落羽杉。道路绿化选用榉树、楝树、杂交马褂木;街道和景观道路选用枫香、重阳木、无患子、玉兰等彩色景观树种;村庄绿化选用彩色树种用于野外大环境;庄台内选用柿树、银杏、枇杷等经济林果树种;河道绿化和农田林网用杨树雄株;农田林网单行时选用水杉、落羽杉等窄冠形树种。
率先在国有、集体所有林木上更新改造示范
记者了解到,我市正在逐步推动杨树结构调整、更新造林工作。“我们采取的是先城区后农村,先成熟林后中龄林,先低效林(小老树)后优质林的更新造林方法,率先在国有、集体所有林木上更新改造示范。”该负责人介绍,对暂时无法更新的杨树飘絮雌株,将采取重度修枝或直接清除结果枝的办法减少飘絮数量,或者进行隔行隔株择伐,待时机成熟再进行更新。
本文来源:扬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