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11月,全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4亿元,已超过上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预计全年将达到亿元。
江苏如何做到以最快速度、 效率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应新求变、应需求变。在江苏,“非接触式”办税在各级税务部门已从“尝鲜”变为“常态”,而依托税收大数据,全省构建起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指标,通过自动扫描、 定位符合享受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
成效:“三类企业”最受益
在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的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批依维柯欧胜款汽车正在加紧生产。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高级财务经理潘雪炎介绍,去年1月-12月,南京依维柯实现销售38.51亿元,同比增长8.34%。“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保持强劲动力,离不开国家大力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
去年复工之初,与所有制造企业一样,南京依维柯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当时汽车消费市场尚未完全恢复,企业复产不复销矛盾突出,发放员工工资、采购防疫物资和原材料等,企业流动资金压力相比往年十分紧张。”潘雪炎说,“减税降费真是帮了大忙!”去年1月-12月份,依维柯共享受减税降费余万元,其中社保费减免万元,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余万元,此外还享受了年度研发费加计扣除余万元。
税费的“减法”,换来了企业发展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这一点,宝应县光华陶瓷有限公司法人郑伟祥同样感受颇深,“多亏了减税降费带来的政策红利,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生产经营压力。”郑伟祥细细算了一笔账:增值税降税率,可少缴增值税 5万元;按照小微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可多减免税额20余万元;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约65万元;还享受了社保费阶段性减免政策,少缴费用约26万元。
从省税务局的 数据看,江苏所有行业均实现了不同程度减税,重点群体受益明显,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享受的减税降费比例均居前列。
转变:“非接触式”办税成常态
“前几天遇到发票认证问题,在‘邗城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