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莲藕鲜嫩清脆,名字也好听,当地人叫“花香藕”;中秋左右采的藕开始有粉,味道开始糯。这是 一茬老藕了……
周泽华摄
七月莲藕香
黄峻玮(原题)
卖莲藕的摊位空无一人。
周末菜场买菜,我常去那买桂花冰糖藕。摊主农妇打扮,顾客来来往往,她从不吆喝。一口盖着锅盖的半人高不锈钢圆柱形大深锅,一方木制砧板,砧板上一把切莲藕的菜刀。摊前立一戗牌:城隍庙桂花冰糖藕。
如此简单的家当,吸引着许多来来往往喜欢吃莲藕的顾客。
每次买莲藕我都主动与她攀谈几句,慢慢知道她是宝应人。宝应的莲藕远近闻名,每年夏去观荷的人不计其数,当地许多农民都以莲藕为生。她做姑娘时特地花钱到南京城隍庙学了桂花冰糖藕的制作秘方,嫁到我们这里后,就一直于街市卖桂花冰糖莲藕。打听到仙女镇这个菜场客流量多,虽电动三轮车来回有三十里,却每天上午固定来此卖藕。一晃许多年,现在孩子都快大学毕业了。
更让人吃惊的是,中午回家,她还会再煮一锅桂花冰糖藕。稍事休息后,下午抄近路,骑车到更远的扬州城最热闹的东关街上去卖,几年来风雨无阻。单说每天来回骑这么远的路程,就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苦。
她都是到家乡宝应拿莲藕。宝应位于扬州北端,属里下河腹地,地域的特殊,使得宝应莲藕比一般地区的莲藕色泽鲜艳,表皮光滑,且体白个大。她又收购当地农村优质糯米倾灌,口感软糯。做的冰糖汁甜而不腻,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
有友是南京人,知道我们一家人喜欢吃莲藕,就携那 的 “城隍庙桂花冰糖藕”回来。车程一个多小时,焐在箱子里,我们吃的时候还热乎着。一方水土一方饮食。南京城隍庙莲藕藕节也大,糯米也香,糖桂花、蜂蜜汁更浓郁,把藕节浸润成深红色,吃的时候满口软松甜腻,不免让人想起南京城饮食文化的厚重感。而她的莲藕,不知是不是经过了改良,色泽淡一些,汤汁清一些,恰有那种苏中地区特有的水乡意蕴。于是我建议,虽是南京城隍庙的手艺,可是原材料却是扬州当地的,可以把戗牌换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名称。她连连说有道理。
上一个周末,我看见她卖的莲藕成色有些灰暗,就问她缘由。她说,六月荷花开,七月才有藕采,不同季节采的藕味道不一。开始的莲藕鲜嫩清脆,名字也好听,当地人叫“花香藕”;中秋左右采的藕开始有粉,味道开始糯。这是 一茬老藕了,今年初夏才采的,淤泥里储存时间长,颜色自然会深一些,但更糯,“藕断丝连”的丝也少了。原来随着时间不同,采出的莲藕味道也不一样。
她介绍藕的时候,全然没有了平时的不善言谈,脸上流露出飞扬的神采。倒是我有些惭愧,吃了几年的藕,只知道藕有地域差别,却没有仔细体验过它的时节性。一切生物,随着四季的更迭,都表现出季节的自然妙趣。
她又说,明天就不来卖藕了。看到我惊讶的表情,她笑,我每年都是这样啊!看你的样子就不知道节令,芒种了,农民自然储存的藕采完了,每年阴历五月到七月,荷花开的时候,我就拿不到藕了。
我依稀想起这几年她好像有时候是不在,但没有想过更多。又问她荷花开时不卖藕干吗?她一边麻利地切藕一边说:农村人做惯了,歇下来难受,与庄上人一起出去打打短工,等新藕上市,就可重操旧业。
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幅夏日水乡美丽的画卷。荷花盛开,粉白嫣红,那些看荷的人络绎不绝。而花叶之下,淤泥里的莲藕,孕育着另一些人赖以生存的法宝。
看着空荡荡的摊位,我希望她早些来,继续她习以为常的平凡、辛劳,这样的平凡、辛劳里有着悠悠莲藕的香。
(黄峻玮/文)
因为爱宝应,所以看的更深情!
记录宝应人文风景、历史现代……不一样的呈现,全新的视觉感受与文字表达。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