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座小城,它坐落在苏中平原上!
它秦时建县,始名东阳县、平安县,南朝齐置安宜县,至唐代,这里因真如献宝,肃宗传旨,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元年,安宜县更名为“宝应”。
它是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中国荷藕之乡,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是一个西有湖、东有荡的地方。
这座小城,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生于斯,少年的周恩来曾在这里读过书。
这是一座多彩的小城,绿色是他的总基调。每年的八月,荷花盛开之时,万亩荷田碧波荡漾,真所谓“接天连叶无穷碧,映出荷花别样红”;
白鹿岛国家湿地公园,一排排的参天水杉树,造就了一个天然氧吧。当你行走在其间,你可以尽情的、贪然地吮吸着这里富含负离子的空气,将你的肺来一次彻底的清洗!
也有人说它是金色的,尤其是到了美丽的深秋,夕阳西下,金色的太阳将它的光辉尽致地泼墨般洒在宝应湖的芦苇荡里,芦苇在金色的阳光中淡去了它青绿的颜色,脱下了曾经翠绿的衣裳,毫不掩饰地摇曳着身姿,尽情地在风中招摇!
也有人说它是红色的,由刘少奇、陈毅组织指挥的曹甸战役曾在这里打响,在“曹甸”这块土地上,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的基础上,苏中公学在这里成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他为军队和地方培养输送了多名干部,红色基因在这里世代传承。
也有人说它是彩色的,儿时的我们,便知道有个《柳堡的故事》,曾感动着几代人,一曲《九九艳阳天》,唱响了大江南北。在这座小城,有个叫“鲁垛”的地方,它是“中国乱针绣之乡”,在传统苏绣的基础上,这里的绣娘以长短参差的直斜、横斜线条交叉,分层搀色的技艺,将西洋绘画与中国刺绣融为一体。可以说,她们将针做笔、用针作画,她们的作品犹如现代散文,乱中有序,形乱而神聚,《诗经》中的《唐风》、《秦风》中有关贵族身穿华丽的绣花衣裳的描写就是 的例证。这里的人们“不忘初心跟党走、乱针绣出满园春”!
还有人说:“这里是吃货的 ”。
这座小城位于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 的鱼米之乡,有机蔬菜、水产尤为丰富,大闸蟹、中华鳖、桂鱼、黄颡鱼、白鱼、清虾,数不胜数,可以尽情的满足你的味蕾。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天都觉得生活是甜的。范水的长鱼面是小城人每天早上必备的早餐;
到了中午时分,你如果用这里的小茨菇烧一盘红烧肉,那味道肯定是绝美的;
在冬季来临之时,若用全国仅有的核桃乌青菜(尤其是被霜打过以后)配上水牛肉和它烧一下,那味道更是美不胜收;莲藕全席,在“舌尖上的中国”也是榜上有名。
这座闲适的小城,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让我时常有种莫名的满足!
如果你未曾来过,我建议您尽早启程。当你有朝一日踏上这块宝地时,这座小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值得你去细细品味,大美宝应,一个让你藕断丝连的地方!
12月3号,连镇高铁将正式通行,好客的宝应欢迎您!
部分图片由网友:僧愚摄影
广告投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文字美图素材整理自网络,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烦请联系后台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