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文明宝应↑免费订阅本刊
21
12,
12月21日下午,在沿河派出所的全力配合下,宝应博物馆对沿河潘桥村王坝组王家墩古墓葬进行了现场勘查、测量,并与沿河派出所进行了新出土文物的交接工作。此次共接收文物共计10件/套,据初步断定,该批文物系西汉时期明器,由釉陶罐、鼎、瓿、盖、盉和部分铜钱币组成。由于历史久远,虽然部分文物残损严重,但对研究宝应地区西汉时期民俗文化、丧葬制度和制陶工艺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其中西汉时期弦纹釉陶瓿(暂定名)造型精美、制作考量、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西汉宝应
宝应以往出土的部分西汉文物
西汉.青铜龟雀烛台底径16厘米,高11.5厘米
年宝应县曹甸镇大竹林墩汉墓出土。该烛台下承浅平底盘,中间贴一卧龟,龟首上昂,龟背置一亭亭玉立朱雀,朱雀挺胸振翅,长颈直立,额头塑有锥形鸟冠。可置蜡烛,姿态优美,造型沉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西汉.龙凤纹牃形玉佩长6.2厘米,宽5.5厘米,厚0.4厘米
年4月宝应县原天平乡戴墩汉墓出土。佩为白玉质,两面雕琢呈扁平状,中心圆孔径1.2厘米,造型为鸡心形,其两侧雕龙凤纹,其下浮雕螭文络,改佩设计别致,纹饰丰富,采用镂雕、减地浮雕、深雕、浅雕阴线等多种技法组合,工艺全面,技艺精湛。
西汉.夔纹青玉璧直径19.8厘米,孔径4.6厘米,璧厚0.7厘米
年宝应县原天平乡八角墩出土。璧用新疆和田青玉雕琢,选料大,色泽清纯温润,璧外圈刻夔纹,内圈在蒲纹上刻乳丁纹,线条流畅,雕刻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