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特产 > 宝应十年投入15亿,高标准农田筑就金粮

宝应十年投入15亿,高标准农田筑就金粮

发布时间:2025/3/18 10:39:37
如何治疗白癜风呢 https://m.39.net/pf/a_4302821.html

交汇点讯“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年来,中央多次对粮食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金秋时节,站在扬州市宝应县泾河镇张北村连片的稻田边,到处都能听见机械的轰鸣声,微风吹来,稻谷飘香,乡间田野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

“补丁地,巴掌田,种植收割两困难,灌溉需要跑断腿,涝了只能干瞪眼”。这是以前张北村村民种田的真实写照。村民朱龙喜说:“村里田间以前都是土路,收割时机械根本进不了田里,再加上张北村地处灌溉河的下游地段,用水也很麻烦。农民种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之收益不一定好,很多人都不愿意种地了。”

高标准农田是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保证。年,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宝应县投入万元,在泾河镇泾河居委会、泾河村、张桥居委会、张北村、蔡桥村建设了1.4万亩高标准农田,同时修建配套泵站、沟渠、机耕路等改造工程,让原本无人问津的小田,摇身变成种粮大户眼中的“香饽饽”。

“种高标准农田划算多了,人工费、肥料成本都降低了,亩产还能增加一到两百斤。现在这里的田大家都抢着要,我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争’到了多亩呢。”朱龙喜说。

过去几年,在这份着眼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生态保持等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考卷”上,宝应县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行走在宝应县夏集镇潼口村的田间地头,只见这里涌动着秋收的热潮。在成片的稻田里,村民们正在收割稻谷,数台收割机也在田间穿梭作业,一幅人机忙秋收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而这一场景的呈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密不可分。

去年,宝应县在夏集镇、射阳湖镇、望直港镇开启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仅用半年时间,2.9万亩农田的灌溉、耕种、收割全程机械化的现代农业体系就全部建成,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宝应县小官庄镇自年以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及高标准农田项目的连续投入,连片开发,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全覆盖。宝应县连片开发全镇推进的经验做法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宝应县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十二五”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67个,建设规模达83.30万亩,完成上图入库面积80.33万亩,项目区涉及全县14个镇区,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田建设的高标准需要高要求,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宝应县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十年来,全县累计投入15.28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近年来,宝应县还致力于开展示范创建,打造行业标杆。累计投入万元,积极建设了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引领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

昔日低效荒地变为高质水田。宝应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新一轮粮食核心区正在全力规划建设,预计截至明年6月份,全县预计还将建成2.41万亩高标准农田。此外,宝应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将依托农旅融合发展布局,与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乡村观光旅游发展。

通讯员乔杰庄李成倪佳朦

编辑:张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tc/2015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