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特产 > 客从何处来浦口怀古魅力宝应

客从何处来浦口怀古魅力宝应

发布时间:2023/3/16 13:36:39

浦口怀古

——客从何处来(四)

早春二月,春暖乍寒。满怀激情的我从宝应赶往浦口,全程高速,转眼即到了这块先祖曾经工作的地方。

浦口,位于长江北岸,“扼制南北,钳制江淮”,拱卫着南京。浦,即水边,口,意为渡口,浦口仍为水边渡口。元时,此地江边宣化镇改为浦口市,亦称浦子口。明洪武四年(年)于此修筑城池——浦子口城,简称为浦口城,浦口因此简称而名。

清光绪末年,始于“市、乡自治”之制,改为浦口市。清末津浦铁路建成,浦口成为终点站。年为南京下设区,定名为浦口区至今。浦口从元末江边的一个渡口,演变明清浦子口城、浦口市等行政机构,又因津浦铁路成为浦口商埠区,现又成为南京江北新区的一部分,它承载的历史太多太多。

先祖梁公宝田,咸丰二年(年)告别亲人,出武功山,入洞庭湖,顺江而下,来到富裕的江南省的江北重镇任浦口营守备,后又继任浦口营都司,在浦口工作生活三十余年,时过境迁,又从何处寻觅足迹呢?

据史料载:明洪武四年,朱元璋巡视江北,来到浦口,在滔滔东流的桃叶渡口,深情南望,大明的基业就靠此。遂命丁德修建浦口城,城墙达16余里,城中设“五卫三仓”,五卫指应天卫、龙虎卫、武德卫、横海卫、和阳卫,一个卫有官兵人。三仓是指储备军械、粮、草的仓库。

清承明制,虽然卫改为营,但三仓未变。清朝在浦口设浦口营。绿营是清朝在八旗之外又设置的一支国家常备兵。于顺治初年将改编的明军及其他汉兵,参照明军级制,以营为单位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始为满人为帅,后逐为汉人代之。宝应地区也有以营为名的村落如王营、康营等。其营制为标、协、营、汎四种。总督、巡抚、提督(从一品)、总兵(正二品)所属称为标,副将(从二品)所属称协,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所属称营,外委(正八品)所属为汎。标、协管辖一至五个营不等,营以下设若干个汎。每营人数在二百至七百之间。初始成为清军主力(八旗兵因长期无战已腐败),后逐步日趋衰落,以致被太平军不堪一击,待之而起的湘军和淮军。清末新军突起而取而代之。光绪三十三年(年)江宁地区的绿营根据巡警部奏请,政务处和兵部议准的通令,将现存的马、步、守兵中年富力强、粗识文字,别无嗜好的挑选出来,编为巡警,其余各营全部裁撤,至此江南绿营寿终正寝。而时任两江总督张人骏和江宁将军铁良并未按令全裁,改为巡防队。可见清末的政令已不畅了。

我漫步在浦口老城中,竭力寻找先祖留下的蛛丝马迹。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浦口泰山街道点将台路52号南空军地两用人才学院里,有一座才修缮的浦口城隍庙,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浦口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九年(年)。城是指城墙,隍是护城的壕沟。是古代城市守护之神,具有护城安民,祈晴求雨、辨分善恶,祛灾防患,安抚鬼魂,警示监督等功能。在地方,城隍神与知府、知县有着同等的地位,两者一阴一阳,共同管理地方事务,城隍庙只供奉城隍神的庙宇,衙署、文庙、城隍庙是中国古代城市不可缺的官方建置。

清咸丰年间,浦口城隍庙毁于太平天国与清军战火之中。战后同治6年(年),时任浦口营都司的先祖梁公宝田,体察民情,顺从民意,倡议复建城隍庙,并带头捐款。光绪九年(年)后任都司许正炘复建偏殿及围墙两廊。光绪十七年当地土绅和主持黄志得募捐重修大殿和内宫。后又经战火毁损。现存的中殿和偏殿,经年修缮后,画栋雕梁,极为精美,前呈穹隆圆顶,屋面小瓦密布,飞檐翘起,不失当年遗风,成为浦口又一历史遗迹。这与先祖梁公宝田义举不可分。睹物思亲,凌凝许久,难以离去。

浦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城墙屡建屡毁。随着岁月的消失,浦口城的身影已难寻,而浦口营地早已销声匿迹。浦口,你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雨,我们只能见到城北门的断壁残垣和巨石残坂。我站在浦子山中敌台遗址上眺望,长江如带,横卧在远方,沧海桑田,江岸南迁,已看不到昔日惊涛拍岸的气势,但在它的身后,一座大都市——江北国家新区正在崛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以自豪的告慰先人,浦口这个江边小镇已跨入一个崭新的新时代。

望长江,百折不回东流。叹人生,花开花落苦短。在浦口三十余载的梁公宝田携家老少又辗转漕运,将走尽他的人生仕途之路。

梁永胜戊戌年春作于扬州半闲书屋;来源:宝应生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tc/1644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