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残酷月光 > 宝应县美食 > 融入南京都市圈扬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始

融入南京都市圈扬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始

发布时间:2023/9/4 14:38:17

近日,扬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始征求意见。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哪些与都市圈有关。

NO.1

在空间战略板块,提到了“实施创新协同战略”:深入推进宁镇扬协同发展,增强与区域核心功能节点的创新联动。

这里面有两个伏笔:宁镇扬一体化是大格局和创新走廊为切入点。

扬州本次提到了“一区一带,一心三片”的国土空间格局,其中最核心的是“一区”——扬州都市区。隐含的意义可不小:需要通过融合仪征融入南京都市圈,前面我们提到的宁镇扬一体化大格局即如此。

为什么说融合仪征很重要?从区域地图看,仪征处于扬州西部和西南部,这两个方向正好是扬州与南京接壤的区域。不管是长三角一体化,还是宁镇扬一体化,又或者是宁扬同城化,都绕不开仪征。

那么,扬州如何融合仪征?有三个方案:

撤市设区。这个相对复杂,难度也很大;

宁扬城际地铁。这个比较简单,沿着地铁沿线发展布局,规划起来也方便;

产业创新走廊。马上我们会提到的,就是G产业科创走廊。

关于长三角协同,无非两件事:发展与保护。

作为沿江和沿大运河城市,扬州在这方面的工作量不小。我们不仅要在保护中求发展,也要在发展中为保护工作谋条件。

所以,积极推动G产业科创走廊规划建设就必须加快速度了。其实,这个概念的落地已经很快了,从前段时间张书记接受专访提到G产业科创走廊,到今天的写入国土空间规划,速度还是很快的。

G产业科创走廊具体什么情况,目前还不清楚。此前,我们已经专文分析过几种可能:宁扬一体化迎利好:G科创走廊和宁镇扬毗邻地区合作示范区来了!

从今天的国土空间规划来看,应该不会跑出“一区一带,一心三片”里的扬州都市区这个范围。

南京都市圈协同板块分三点:

共建宁镇扬同城化片区,也是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的同城化发展。

共建沿江绿色智造发展带,与上游的南京、马鞍山和芜湖等城市围绕长江布局。

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已经通车的宁启铁路和连镇铁路,已经开工的宁扬城际,即将开工的北沿江高铁,正在规划的宁仪城际,是扬州轨道交通的基本盘。

南京都市圈之下,分宁镇扬和宁马滁。宁镇扬协同发展的规划里,有两个新概念:南京自贸区创新协作区、宁镇扬科教产业合作区。

另外还提到了四大过江通道:近期重点推进润扬第二过江通道,宁仪城际过江通道说的就是宁扬城际过江通道(宁扬城际获批的时候就是宁仪城际,和现在的宁仪城际不是一回事),后面还要推进金山过江通道和润扬第四过江通道的规划研究。

毕竟扬州和镇江的主城隔江相望,有着跨越长江的优势。

NO.2

国土空间格局落实到城市发展,对应的就是市域城镇发展格局。

“一区、两心、一带两轴”:一区,和国土空间格局的一区保持一致,扬州都市区;两心,指的是宝应和高邮两个县域中心。

一带指的是沿江产业科创带,对应的应该是沪宁产业创新带;两轴即南北走向的淮扬镇城镇发展轴和东西走向的宁-扬城镇发展轴。

这些带或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支撑的:沿江产业科创带的纽带是长江(港口资源),连淮扬镇铁路带动下的淮扬镇城镇发展轴,宁启铁路和北沿江高铁带动下的宁-扬城镇发展轴。

交通方面,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和扬镇宁马城际铁路是重点项目。其中扬镇宁马城际铁路在初期与扬州没有关系(扬州至镇江段初期采用连镇铁路扬镇段),不知道提到这个项目指的是扬州至镇江段有进展,还是仅仅说明这条线路的重要性。

公路方面,重点提到了宁盐高速和仪禄高速,这两条线路连在一起可以说是贯穿南北的大通道。

在城区的布局方面,主要形成的是“一核三带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核:江广融合区,指的差不多是扬州东站一带;

三带:城市综合服务带、运河文化魅力带和产业科创发展带;

多组团:中心组团、南部组团、西部组团、东部组团和东南组团。

这里面看着明显不太紧凑的东南组团,可能就是东南新城了。在宁镇扬一体化和人口拐点的背景下,这里能不能发展起来很难说。

NO.3

总之,拥抱宁镇扬同城化片区,是扬州最大的未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yingxianzx.com/byxms/1779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0014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