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对口帮扶陕西省定边县的全体支教人员前往“宝定共建林”,开展了“初心‘陕耀在定边,绿水青山同携手”主题植树造林活动。在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老师们植树治沙;在陕西的边陲小镇,他们开展教育协作,育树成林。
挥动铁锹、扶正树苗、填土踩实、提桶浇水,合力种下一棵棵树苗,用点滴绿色构建起强大的生态屏障,将苏陕情谊根植于绿水青山之中……尽管当天风沙较大,但丝毫不影响大家植树造林的热情。参与活动的宝应县西安丰镇中心小学援陕教师卢金元介绍:“这边的风沙特别大,经常会有沙尘天气,所以这边也经常植树。今年宝应援定边工作组在这里启动了‘宝定共建林’项目,就选址在这个乡镇。”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宝定共建林”首批余株油松全部栽植到位。
“宝定共建林”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红柳沟镇张兴庄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干燥缺水风沙大。和水乡宝应相比,在这里植树造林的难度不小,但意义却很大。宝应县的援陕干部和老师们一起向当地人请教,选择了适应当地种植的树种,并形成了后续的养护方案。援陕老师们也纷纷表示,治沙造林、改善环境,能为推进定边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贡献宝应“荷香”力量,他们很开心。“在我们扬州,因为水源充足,种植了很多观赏性的树种。但是在这边栽种的树,能存活就很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在当地人的推荐下选择了油松这个树种,它能够扛住风沙,耐住缺水的环境。”正在定边县西关小学支教的宝应实验小学老师卞廷林说。
对于宝应的援陕教师来说,在定边开展教育协作,他们也要克服水土不服。去年9月,卢金元老师跟随新一批宝应支教团队到了陕西省定边县,被分配到定边县第八小学。这是一所办学刚刚两年的学校,目前只有三个年级24个教学班,卢老师接到任教二年级的任务后,立即投入了培育小学“新苗”的工作当中去。“